不卡三级,在线毛片免费,黄色成人在线播放,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搜索 解放軍報

在太空“出差”的日子

來源:中國軍網(wǎng)-解放軍報作者:楊 悅責任編輯:楊凡凡
2022-04-17 06:42

2022年4月12日,第12個世界航天日。

這一天,地球如常轉(zhuǎn)動,人們抬頭望向天空之外,目光匯聚于浩瀚太空。

61年前的這一天,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繞地球飛行1小時48分鐘,完成世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人類從此開啟太空時代。

61年后的這一天,《人民日報》發(fā)起了“160秒混剪中國航天大事記”微博話題,網(wǎng)友們紛紛為中國航天的壯闊步伐震撼動容,一條滿溢著欣喜與期待的評論赫然彈出——“我們的‘太空出差三人組’就要回來啦!”

2021年10月16日,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點火發(fā)射,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開啟了長達6個月、中國迄今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行。

此刻,在距地球約400公里的太空軌道上,中國空間站依然圍繞著這顆令人迷醉的蔚藍色星球平穩(wěn)飛行。在過去的6個月里,多少個白天或黑夜,我們將目光投向天際,尋找太空中的“中國家園”,它搭載著3名航天員一次次在地球上空飛過。

眨眼間,6個月過去了。兩次出艙,兩次太空授課,首次天宮畫展,太空迎新年、過春節(jié)、度元宵……回望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太空的日子,足夠漫長,也足夠精彩。

每一個幸福的時刻、每一個矚目的瞬間,都印刻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一路走來的自信步伐,昭示著人類探索宇宙的美好未來。

在太空“出差”的日子

■解放軍報記者 楊 悅

時 光

一個個生日像是一個個特殊刻度,標記著他們的人生軌跡和前行步伐

首都北京,春風拂開滿城的繁花綠柳,陽光透過窗欞灑進屋內(nèi)。

4月8日,鬢發(fā)蒼蒼的孫家棟院士,在家中度過了93歲生日。又長了一歲的“90后”老院士坐在沙發(fā)上,笑呵呵地問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前來探望的代表:“‘神十三’航天員們快回來了吧?”

6個月,一晃而過。

半年前,就在孫家棟院士無比熟悉的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在當年放飛“東方紅”衛(wèi)星的那片戈壁深處,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開啟了中國迄今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行。

2021年10月,出征前6天,指令長翟志剛度過了55歲生日。

這是翟志剛第二次作為指令長出征太空。2008年的“神七”任務(wù),他在茫茫太空邁出了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的第一步。時隔13年,翟志剛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太空行走,又一次將足跡印在浩瀚宇宙。

巧合的是,2021年10月16日,出征當日,正是葉光富的母親劉紹林68歲生日。

夜幕籠罩的圓夢園,葉光富身著航天服沖著人群揮手致意。1000多公里外的四川成都,母親劉紹林正穿著一身黑底紅紋的衣裳被親朋圍在中央,隔著電視屏幕注視兒子的身影。

看到火箭發(fā)射升空的一剎那,老人忍不住淚水盈眶:兒子能飛上太空,能平安順利地完成任務(wù),就是給母親最好的禮物。

2021年11月9日,3名航天員進駐“天宮”24天后,與空間站相隔400公里左右的地球上,王亞平的女兒迎來了6歲生日。

空間站里,王亞平在睡眠艙的舷窗旁貼了許多合影。照片上,女兒的臉龐稚嫩可愛。人們還記得,那個在出征當日揮手送別王亞平,一句句喊著“媽媽加油”的小女孩。臨別前,她囑咐媽媽要“摘很多星星”回來,送給她的同學們。

生日那天,女兒穿上了一年前和媽媽過生日時穿過的粉色連衣裙,就像媽媽還陪著自己一樣。透過視頻連線,她收到了400公里外的王亞平從太空送來的生日祝福。

航天員王亞平在空間站度過了一個簡單而溫馨的生日。

轉(zhuǎn)眼來到2022年1月,王亞平帶著水藍色的生日帽,和空間站里的兩位戰(zhàn)友笑容燦爛地拍下了一張合影。她在空間站度過了42歲生日。

此時,6個月的太空之旅已經(jīng)過半,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們創(chuàng)造了中國航天一系列新紀錄。1月15日,王亞平在太空工作累計超過100天,成為中國首位在軌超100天的女航天員。

時間,會讓人老去。時間,也讓事業(yè)不朽。

它在一代代航天人的身上刻下了記號。一個個生日像是一個個特殊刻度,標記著他們的人生軌跡和前行步伐。

曾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wù)的孫家棟扶著助行的推車在陽光下散步時,60后翟志剛與80后王亞平、葉光富正飄浮在失重的太空,隨著空間站飛快地從地球上空飛過。

2020年4月23日,習主席在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wù)的老科學家回信中說:50年前,“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我在陜北梁家河聽到這一消息十分激動。

在那封回信中,習主席激勵新時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于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wěn)更遠,早日實現(xiàn)建設(shè)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跨越時空,夢想交相呼應(yīng)。65年前,莫斯科大學的禮堂里,28歲的孫家棟坐在臺下,滿懷熱忱地聆聽著毛主席對3000多名中國留學生、實習生的深情演講——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jié)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p>

從“東方紅”衛(wèi)星到載人航天,從“嫦娥”探月到“天問”探火,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燃燒青春,一代代航天人的青春接力,才將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才能讓航天員在太空經(jīng)歷如此多意義非凡的時刻。

夢 想

好奇與想象的種子,注定將成長為承載夢想的參天大樹

8年之后,王亞平再次作為太空教師,站在更加寬敞明亮的中國空間站里,講出那句“歡迎來到天宮課堂”。

8年前聆聽過第一次太空授課的白雪,如今正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校園里,攻讀航天工程專業(yè)的博士學位。

8年前還在讀高二的張舒琪,被那次太空授課點燃了對航天的熱愛,成了一名空間站任務(wù)飛控試驗隊員,和身邊的同事日夜守護著空間站里的航天員。

與8年前一樣,王楠認真觀看了整場授課直播。不過,再次回到太空課堂的她,已經(jīng)從一名高中物理課代表,成長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設(shè)計師。

3月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中)、王亞平(右)、葉光富(左)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卑殡S著王亞平熟悉溫柔的聲音,“天宮課堂”再次開講。作為課堂的中國空間站,正“懸浮”于浩瀚星海和蔚藍星球之間,以大約23倍于音速的速度環(huán)繞地球飛行。

這里是最奇妙的實驗室。在這里,每天要經(jīng)歷16次日出日落;在這里,人類有機會發(fā)現(xiàn)全新的科學依據(jù);在這里,星辰大海的夢想不再遙遠。

陀螺演示、單擺運動展示、水膜演示、水球演示……

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

神舟十三號3名航天員在空間站中進行了兩次太空授課,再次喚醒了大家對宇宙的奇思妙想。

王亞平跟女兒一同折疊的紙花,在水膜上徐徐綻放;泡騰片翻騰的氣泡,在藍色水球中瘋狂跳躍;液橋在空中相連,一頭牽系著滿眼求知的孩子,一頭牽系著宇宙星辰的謎題。

時隔8年,這些奇妙的課程實驗,不知又在多少稚嫩的心靈中悄然播下好奇與想象的種子。這些種子,注定將成長為承載夢想的參天大樹。

2022年的第一天,3名航天員在“太空家園”里舉辦了一次特殊畫展。畫展上20余幅畫的作者,是來自華夏大地11個中西部省份的青少年——新疆可可托海、四川大涼山、湖南十八洞村……

鏡頭掃過一幅幅畫作,它們色彩明亮,線條靈動,充斥著飛揚的幻想與活躍的創(chuàng)造。作為“畫展”解說員,王亞平用溫和的聲音,依次念出了小畫家們的名字和家鄉(xiāng)。

出生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李華軍,畫了一架書寫著“中國航天”4個大字的飛船。它載著航天員飛向太空,外星球的朋友正在迎接他們。

來自西藏的逸龍玉珠,則畫下了穿著民族服裝的孩子們在草地上載歌載舞,慶祝飛船、空間站和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進行太空行走的中國航天員、宇宙中飛翔的中國高鐵、飛船上飛揚的五星紅旗……地上的小畫家們仰望星空,用稚嫩的筆觸畫出了充滿創(chuàng)意的想象和滿懷期待的未來。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覀冏钕矚g您的這句話,因為它在我們心中埋下了追求科學、探索真理的種子?!笨臻g站的第一次太空授課不久后,北京四中的同學們給身在太空的王亞平“投遞”了一封信。

學生們或許不知道,王亞平的飛天夢,也是在2003年楊利偉飛天時種下的。

當年,23歲的王亞平坐在電視機前,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的瞬間,她的腦海中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中國現(xiàn)在有了第一個男航天員,什么時候會有女航天員?如果可能,我要做那個向太空挑戰(zhàn)的人?!?/p>

最高處授課,最深處“播種”。楊利偉飛天點燃了王亞平的太空夢,王亞平的太空授課,又引發(fā)無數(shù)學生對航天的向往。這,正是夢想的接力。

“我相信,只要同學們敢于有夢、勇于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fā)射時刻,飛向?qū)儆谀愕暮棋强铡!钡诙巍疤鞂m課堂”結(jié)束幾天后,王亞平在給北京四中同學們的回信中這樣寫道。

腳 步

每一次飛天都是一次新的跨越,每一次跨越都記錄著中國航天事業(yè)的新高度

身著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指令長翟志剛成功開啟天和核心艙節(jié)點艙出艙艙門。

翟志剛、王亞平先后從天和核心艙節(jié)點艙成功出艙,并完成機械臂懸掛裝置與轉(zhuǎn)接件安裝、艙外典型動作測試等工作。其間,在艙內(nèi)的航天員葉光富配合支持兩名出艙航天員開展艙外操作。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出艙畫面。

第一次成功出艙后,神舟十三號乘組被網(wǎng)友親切地稱為“感覺良好”乘組。

這一天,是2021年11月7日。距離翟志剛上一次太空之旅,已經(jīng)過去了13年。

2008年9月27日,指令長翟志剛第一次跨出艙門,在浩瀚宇宙邁出了中國人太空行走的第一步。那一次,他“走”了19分35秒,跨過了9165千米,成了當時中國“走得最快”的人。

當?shù)灾緞傔~出第一步的時候,一個以中文為詞根造出的英文單詞“Taikonaut”(太空人)在世界各地的報道中頻繁出現(xiàn)。這個誕生不久、專門指代中國航天員的單詞被西方收錄進主流英文辭典,折射出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日益增強的科技影響力和國家整體實力。

13年后,在神舟十三號乘組在軌駐留期間,翟志剛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次、第三次太空出艙,分別與王亞平和葉光富合作,累計時間超過12小時。

也是從2021年11月7日起,王亞平成為中國第一位成功出艙完成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員。今時今日,當中國建設(shè)起自己的“太空家園”,太空行走成了中國航天員的必備技能。茫茫太空中,航天員的每一步,都蘊藏著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強勁脈搏。

從通過航天員選拔,到成功飛上太空,王亞平花了3年;從飛上太空再到邁出艙門“漫步”,王亞平又花了8年。如今,這位80后女航天員,已經(jīng)成為在軌時間最長的中國航天員。

當年,翟志剛的母親靠賣瓜子供他讀書,王亞平來自一座種櫻桃的小山村,葉光富靠母親種桑樹苗供養(yǎng)長大。這些從平凡家庭走出來的飛天英雄,前進的每一程、取得的每一點收獲,都來自中國航天加速發(fā)展的歷史機遇,來自這個偉大時代的鼎力托舉。

2021年12月26日,航天員翟志剛、葉光富再次成功出艙。漆寂如永夜的艙外,天和核心艙的全景相機記錄下了一次“宇宙級同框”——在兩位航天員背后,地球緩緩轉(zhuǎn)動,縹緲的云氣籠罩著蔚藍的星球表面,航天員們沿著地中海一路掠過紅海,隨后逐漸越過晨昏線。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從太空望去,地球靜謐而美麗。夜晚,陸地上的燈光亮起,宛如璀璨的滿天繁星;清晨,太陽從眼前升起,光芒萬丈。宇宙無垠,屬于人類的美永久流傳。

探索太空,中國無疑是后來者,但我們的腳步一直無比堅定。

從1992年到2022年,30年崢嶸路。

中國載人航天從“神五”“神六”“神七”,到“神十二”“神十三”,從“單人單天”“多人多天”“太空漫步”,再到建立溫暖的“太空家園”……

楊利偉第一次天地往返,翟志剛第一次出艙行走,劉旺第一次手控交會對接,王亞平第一次太空授課,景海鵬和陳冬第一次中期駐留,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第一次進入天和核心艙,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第一次百日駐留……

每一次飛天都是一次新的跨越,每一次跨越都記錄著中國航天事業(yè)的新高度。

天路九重,中國跨越,世界驚嘆。有外媒評價:“短短幾十年,中國已經(jīng)從航天領(lǐng)域的‘新手’晉升到‘大師’,這簡直是個奇跡?!?/p>

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展示奧運五環(huán)。

家 園

再沒有哪個瞬間,能比此刻更好地闡釋“天上一個家園,地上一個家園”的含義

冬去春來,空間站中察覺不出四季輪換,航天員們辭別了半年的家鄉(xiāng),已然是生命萌發(fā)的季節(jié)。

翟志剛的老家黑龍江省龍江縣冰消雪融,廣袤的黑土地早已復(fù)蘇,準備開啟忙碌的春耕。

四川成都,寫在葉光富太空菜譜里的竹筍鉆破了土壤,露出碧綠的外衣。

王亞平的老家山東煙臺,正值蘋果開花的季節(jié),漫山的蘋果花簇簇盛放??臻g站里,她在太空中握住的蘋果,正是在這片花海中生長和成熟。

元旦,春節(jié),元宵……3名航天員第一次在太空度過這么多特殊的節(jié)日。雖然遠在天外,他們與這片熱愛的土地緊緊相連。

新年第一天,空間站迎來2022年的第一道曙光?!拔覀兊娜缓教靻T正在浩瀚太空‘出差’……”習主席的新年賀詞,讓“太空出差三人組”迅速登上熱搜。

春節(jié)前夕,3名航天員打開了封存的新春飾品,開始裝扮“太空家園”。中國結(jié)、福字和航天員的卡通貼紙……一樣樣掛滿空間站的每一個角落。沒有重力的太空里,中國結(jié)的紅穗子無風自動,根根絲線在空中自由搖擺。

此時此刻,神州大地上,無數(shù)中華兒女也跟他們一樣,熱熱鬧鬧地打掃裝點著居所,迎接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到來。

除夕之夜,3個人換上了點綴著紅色的喜慶新衣,打開了專屬年夜的餃子大餐,有白菜豬肉餡、鲅魚餡和黃花菜餡。晚上7時30分,高速飛行的中國空間站過境祖國上空,王亞平拍下了燈火璀璨的神州大地。從夜幕中望去,北京、天津等都市,猶如璀璨星河,溫暖而奪目。

“這是我們第一次從太空視角看除夕夜的中國?!蓖鮼喥秸f。那片光點之中,許許多多家庭正在燈火下相聚團圓。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進行手控遙操作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交會對接試驗。

虎年的第一道鐘聲敲響,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與央視春晚連線,向祖國人民祝福新春。億萬國人的目光投向裝飾得喜慶紅火的中國空間站:航天員們舉著春聯(lián)和福字,身后貼著他們潑墨書寫的“國泰民安”和“盛世中華”。

再沒有哪個瞬間,能比此刻更好地闡釋“天上一個家園,地上一個家園”的含義。

翟志剛揮毫落紙,寫下飄逸的書法;葉光富吹奏葫蘆絲,響起悠揚的曲調(diào);王亞平拿出古箏,彈了一曲《茉莉花》……從春節(jié)到元宵,中國航天員在世界矚目的高度,向全球展示了傳承千百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北京冬奧會開幕,王亞平用化學反應(yīng)“變”出奧運五環(huán),第二次太空授課借用“冰墩墩”做太空拋物實驗,3名航天員也通過空間站的轉(zhuǎn)播關(guān)注著比賽。

天上與地上,“太空家園”與冰雪賽場,此時此刻,世界從不同的窗口,認識了今日中國。

天上一個家園,地上一個家園。當神舟十三號航天員返回祖國懷抱,中國空間站正等待著下一批家人的到來。

圖片來源:新華社

輕觸這里,加載下一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