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發(fā)達的物質文明并沒有帶來更多的和平,戰(zhàn)爭與沖突依然”霧霾“猶在。2008年底開始中國海軍在亞丁灣索馬里海盜頻發(fā)海域護航的一項軍事行動。圖為第十七批護航編隊在阿拉伯海進行航行補給。
今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驅發(fā)達,卻沒有阻止戰(zhàn)爭的腳步;繁花滿樹、逶迤而來的春光,依然沒有驅散此起彼伏的戰(zhàn)爭“霧霾”。
綜觀周邊,波詭云譎,博弈角力無時不在。軍國主義的幽靈依然游蕩,跳梁小丑的張狂甚囂塵上,境外敵對勢力分疆裂土賊心不死。深海大洋何處安瀾?四海風浪何時平靜?誰能說地緣爭端這個古老的“妖怪”不會從“魔瓶”中出來?
當今中國是一只醒來的獅子,也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國強必霸不是我們民族的基因,也從來不是我們的選項。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有人打心眼里不愿看到中國“木秀于林”,有人對“風景這邊獨好”的中國拼命遏制、干擾甚至破壞,風摧之,譽毀之,捧殺之,劍阻之,無所不用其極。
這是一個國家由大到強的必經(jīng)之“痛”;
這是一個國家從“不惹事”到“不怕事”的必經(jīng)之“難”;
這是一個國家從“不高興”到“可以說不”的必經(jīng)之“煉”。
這,便是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磨礪。
這,更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修行。
和平與發(fā)展絕不是自然而然、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它雖是這個時代的主題,但更需要我們在許多新的歷史特點條件下進行偉大的斗爭!
戰(zhàn)爭與和平的辯證法一再啟示我們,能戰(zhàn)方能止戰(zhàn),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
哲人說:“如果你想要和平,那就準備打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