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原因:日本歷史上對朝鮮的侵略與傷害以及今日軍國主義的復蘇,也給朝鮮帶來了強烈的不安全感。
朝鮮與世界上將近160個國家都建立了外交關(guān)系,這里面卻沒有作為近鄰的日本。
400多年前,豐臣秀吉率兵兩次入侵朝鮮,被中原政權(quán)派兵趕跑。100多年前,賊心不死的日本卷土重來,這一次,中原政權(quán)已經(jīng)腐朽沒落,甲午一戰(zhàn)不僅沒守住朝鮮,還丟了自己的臺灣。
如今,日本軍國主義沉渣泛起已經(jīng)不加掩飾,周邊飽嘗日本侵略之害的國家無不提高警惕,朝鮮自然也不例外。
相對于韓國,日本的軍事實力又高出一大截,包括韓國在內(nèi)的整個朝鮮半島均在其野心之下,而且還遠遠無法滿足其胃口。
面對日本那雙時刻緊盯這塊肥肉的貪婪的眼睛,朝鮮當然做夢都想有個有用的武器壯膽。
與對抗韓國還能用“萬炮齊發(fā)讓首爾變成一片火?!眮砉奈枋繗獠煌?,朝鮮的常規(guī)軍事手段對日本毫無威脅可言,甚至連能夠拿來當宣傳素材的連一兵一卒一槍一彈都沒有。
既然在常規(guī)兵力上無法實現(xiàn),朝鮮就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玉碎”的核武器身上。
因此可以說,日本不滅的侵略野心,也是朝鮮發(fā)展核武器的長足動力和有力借口。
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美韓不斷加大對朝鮮的軍事壓力;同一時期,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跡象顯露出來。由此大約不到十年后,2006年,朝鮮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不得不說,美韓日的咄咄逼人,成了朝鮮發(fā)展核武器的最直接透因。
第三個原因:一顆稱雄世界的雄心。
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封閉的朝鮮眼中,平壤,也許就是世界的中心。
在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方面,半島上的兩個國家一脈相承,都有稱雄全球的雄心壯志。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在于,韓國開放程度較高,見的世面多了,對自己的定位就相對冷靜了一些;而朝鮮,則是將世界之巔的定位作為國家意志公開表述于各種重大場合。
不過,與這樣的定位和目標相匹配的,能有什么呢?經(jīng)濟、科學、金融、工業(yè)均不靈,最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都不靈,只能寄希望于放一個大鞭炮了。
不得不接受的一個現(xiàn)實是,從2006第一次核試驗,到2016年9月9日第五次核試驗,這10年朝鮮在發(fā)展核武器的道路上已經(jīng)走了很久、很遠——如果了解朝鮮的既定國策的話,就會明白,無論國際社會給予什么樣的壓力,已經(jīng)很難改變這一事實和趨勢。
朝鮮半島復雜又不復雜。半個多世紀前的歷史已經(jīng)表明,美國人想和當年對待伊位克、阿富汗一樣想打就打,在朝鮮半島是絕無可能的;即使日本,當年甲午戰(zhàn)爭的那一幕也根本不會重演。
如果沒有中國,相信美韓早就一言不合打了過去,只要有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和平就有基本保障。
因此,美日韓不斷加大軍事壓力,朝鮮卻有恃無恐,只把它當成加快發(fā)展核武器的理由和借口。這樣不僅解決不了朝核問題,只會火上澆油,只會讓朝鮮更加加快腳步。
而明白這些淺顯道理之后,美國人還裹挾著韓國人不停挑釁,日本人還不停加碼——只能說明他們根本不在乎朝核問題的解決,相反他們會以為這樣麻煩最大的是中國因此何樂而不為呢。
這,就是朝核問題的根源:美日不嫌事大,朝鮮有顆雄心,韓國被迫跟隨三心二意,俄羅斯看看熱鬧……真正受到影響的是中國。朝鮮擁核與薩德入韓一樣,對中國都是巨大的麻煩。中國外交部今日就朝鮮再次進行核試驗發(fā)表聲明,對朝鮮不顧國際社會普遍反對,再次進行核試驗表示堅決反對。
中方同時表示,將同國際社會一道,堅定推進半島無核化目標,堅持通過六方會談解決有關(guān)問題。
對于中國而言,眼下和未來無非各有10個字——
眼下:真誠努力不放棄,立足現(xiàn)實有預案。
未來:未雨綢繆巧設(shè)計,國家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