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結(jié)繩記事
后來倉頡“觀奎星圜曲之式,察鳥獸蹄爪之跡”
發(fā)明了文字
蒼頡造字,驚天地、泣鬼神
“天雨粟、鬼夜哭”
書法,作為文字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方式
伴隨中國人從遠(yuǎn)古一路走來
傳承著文明的血脈
也凝聚著一種精神
上下五千年,縱橫千萬里
我們擁有一個名字:中國
周朝何尊銘文"中國"
何尊(ritual wine vessel)是中國西周早期的青銅器,是一名何姓貴族所作的祭器。1965年于陜西省寶雞縣賈村塬出土。 何尊的最高價值在于,尊內(nèi)鑄有122字的銘文!銘文記載了周成王繼承武王的遺訓(xùn),營建被稱為“成周”的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陽這一重要史實。銘文中的“宅茲中國”,大意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區(qū),這是“中國”兩字作為詞組,首次出現(xiàn)。

王羲之 “中國”
▼

褚遂良 “中國”
▼

柳公權(quán) “中國”
▼

漢簡 “中國”
▼

漢隸曹全碑 “中國”
▼

漢隸禮器碑 “中國”
▼

祝允明 “中國”
▼

智永 “中國”
▼

趙孟頫 “中國”
▼

張遷碑 “中國”
▼

伊秉綬 “中國”
▼

顏真卿 “中國”
▼

文征明 “中國”
▼

王羲之 “中國”
▼

泰山石經(jīng) “中國”
▼

宋克 “中國”
▼

米芾 “中國”
▼

歐陽詢 “中國”
▼

鐘繇 “中國”
▼

陸游 “中國”
▼

陳道復(fù) “中國”
▼

毛澤東 “中國”
▼

祝福偉大祖國
熱愛中國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