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三级,在线毛片免费,黄色成人在线播放,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搜索 解放軍報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湘江之畔發(fā)出“建黨先聲”

來源:中國軍網(wǎng)-解放軍報作者:吳 敏 楊 韜 賀韋豪責任編輯:姬彩紅
2021-01-28 06:37

湘江之畔發(fā)出“建黨先聲”

——走進新民學會成立會舊址

■解放軍報記者 吳 敏 特約記者 楊 韜 通訊員 賀韋豪

湘江之畔、岳麓山下,一座青瓦白墻的古樸農(nóng)舍隱于幽幽竹林之中。農(nóng)舍牌樓上,一塊寫著“新民學會建黨先聲,毛蔡寄廬流芳千古”的牌匾格外醒目,似是在向來訪者訴說那段“恰同學少年”的崢嶸歲月。

隆冬時節(jié),武警湖南總隊組織“紅色路線我來走”教育實踐活動,記者跟隨官兵走進位于長沙市的新民學會成立會舊址,探尋長沙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建立的始末。

“風華正茂是青春,意氣風發(fā)恰少年。”新民學會成立會舊址講解員彭詩昱告訴記者,1913年,毛澤東進入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習,并與當時的進步青年蔡和森、何叔衡、羅學瓚等人成為同學,幾人志同道合,迅速成為摯友。在求學過程中,這些進步青年立下“求知、立志、愛國”的志向,常常聚在一起或談治學做人之道,或縱論天下大事。

1915年,陳獨秀創(chuàng)辦《新青年》雜志,拉開新文化運動的序幕。受此影響,1918年,毛澤東、蔡和森及何叔衡等人在蔡和森租住的小院中,組建革命團體新民學會,旨在“革新學術(shù)、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從此,一大批有志于家國的年輕人聚集在新民學會,開始走上救國救民的道路。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隨后,毛澤東和許多新民學會成員于長沙創(chuàng)辦了《湘江評論》,挾風雷之筆,宣傳新思潮。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副院長王文珍告訴記者:“雖然《湘江評論》后被下令???,前后只存續(xù)了一個月,但它對湖南革命運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影響了許多進步青年?!?/p>

為了解歐洲和俄國革命情況,探尋中國革命的道路,1919年,蔡和森及部分新民學會成員遠赴法國勤工儉學。在那里,他“猛看猛譯”上百種介紹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俄國革命的書籍,并認識到,要救國救民,就要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就必須建立一個革命政黨。

留學期間,蔡和森和“留在本國研究本國問題”的毛澤東保持著書信來往。透過這些書信中的激揚文字,記者仍能感受到他們揮斥方遒的豪情。

信件中,蔡和森就如何在中國建立共產(chǎn)黨的問題進行了詳盡闡述,明確提出“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chǎn)黨”。同時,他還結(jié)合中國實際,對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的理論、方針及組織原則也作了較系統(tǒng)的闡述。

對于蔡和森闡述的這些建黨主張,毛澤東認為“見地極當,我沒有一個字不贊同”,還就建黨的指導思想,一針見血地提出“唯物史觀是吾黨哲學的根據(jù)”。

信之愈深、行之愈篤。隨后,毛澤東先后赴北京、上海等地,與李大釗、陳獨秀等馬克思主義者建立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聯(lián)系。返回長沙后,他開始通過新民學會聯(lián)絡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先進分子,籌劃建立黨組織的事宜。

1920年11月,毛澤東和何叔衡、彭璜等6人在建黨文件上鄭重簽名,共同發(fā)起成立長沙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

王文珍告訴記者,由于是秘密組織,長沙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創(chuàng)建之后,一方面以新民學會、文化書社等為依托,宣傳馬克思主義;另一方面創(chuàng)辦工人夜校、成立工會,組織、領(lǐng)導工人進行斗爭。這些活動,有力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及同中國工人運動的進一步結(jié)合,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正式成立奠定了組織基礎(chǔ)。

“長沙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如同升起在湘江之畔的一顆啟明星,為湖湘青年指引了前進的道路?!蓖跷恼浣榻B,“何孟雄、繆伯英、李啟漢等湖南籍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黨員,入黨時的年齡大多不滿30歲,還有不少人甚至只有十八九歲?!?/p>

“少年強則中國強!”活動結(jié)束后,某支隊上等兵朱澤武道出感言,“中國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夢想,始終與國家的歷史進程緊密相連。我要以革命前輩為榜樣,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強軍夢而奮斗!”

?

輕觸這里,加載下一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