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進展” “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十九大報告為我軍現代化發(fā)展進程勾畫出時間坐標,兵器工業(yè)集團207所正以時不我待的勁頭向著目標發(fā)起沖鋒。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文章——

志存高遠 腳踏實地
—軍工企業(yè)找準坐標用實際行動書寫時代擔當
時間坐標? 兵器工業(yè)集團207所

“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進展” “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十九大報告為我軍現代化發(fā)展進程勾畫出時間坐標,兵器工業(yè)集團207所正以時不我待的勁頭向著目標發(fā)起沖鋒——
為武器裝備插上信息化“翅膀”
“十九大報告著眼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新的戰(zhàn)略安排,‘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這意味著將原來的‘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第三步目標實現時間提前了15年。”兵器工業(yè)集團207所黨委書記王興亮對記者說,十九大報告為我軍現代化發(fā)展進程勾畫出時間坐標,作為陸軍信息化建設的標桿,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必須凝心聚力抓落實,擼起袖子加油干。
前不久,記者在207所宣傳展板上看到,“現役裝備指揮信息系統升級、不同型號裝備的統型優(yōu)化、全面建成網絡信息體系”的信息化建設目標已經寫到未來幾年研究所的發(fā)展規(guī)劃中。
“目前,現役裝備信息系統升級,207所已經走在陸軍前列?!?王興亮介紹,今年以來,207所完成了35型1000余套裝備的生產交付,在加快指揮系統、武器平臺信息化發(fā)展等方面有重要突破。
一次失敗的經歷,曾讓研究所技術人員印象深刻。在去年“火力·山丹-2016”演習中,參演的5支“紅軍旅”全部落敗。演習復盤,官兵反映現有的防空指揮系統存在空中目標“搜索慢、發(fā)現晚、打不準”等問題。
“這次演習暴露出武器裝備存在的弊端?!?駐所軍代室總代表李海軍帶頭反思,“片面關注參數達標,卻忽略了作戰(zhàn)效能,再好的裝備都不會‘接地氣’?!?隨后,他們邀請陸軍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居正一道,深入多個部隊進行調研并開展集智攻關,將升空雷達、超低空探測雷達納入到偵察預警體系內,并嵌入信息化接口及軟件,實現了空中目標信息的實時共享,徹底解決了低空目標“看不見、發(fā)現晚”這一長期困擾部隊的難題。前不久,某防空旅使用該所研制的新型防空指揮系統參加實彈打靶考核,成績取得了巨大突破。
“部隊的需求就是我們的主攻方向?!?0月下旬,207所深入部隊,就某型指揮車、某型火箭炮火控系統等裝備開展實戰(zhàn)化驗收,和部隊一起商定整建制信息化建設方案。為了讓部隊盡快熟悉操作信息化裝備,他們正快速打造易操作、全通聯的陸軍軟件信息系統。
“2020年前,我們要建成指揮精確化、控制智能化、資源共享化的新一代網絡信息體系,為先進武器裝備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蓖跖d亮描繪了207所人心中現代化建設的藍圖。
著眼打贏明天的戰(zhàn)爭,該所大力開發(fā)信息化武器裝備的同時,加快智能化的創(chuàng)新步伐。未來幾年,他們將瞄準武器裝備智能化這一目標,推進戰(zhàn)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突破,開展裝備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探索和研究。
“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在裝備云、人工智能等技術上實現‘從零到一’的突破?!蹦壳?,該所技術人員圍繞某型網絡信息體系項目展開論證,計劃在年底前研發(fā)出數據分析處理系統。
(狄伯文、趙建文、解放軍報記者錢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