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急亂投醫(yī),相信很多人都有體會。但是一急一亂,就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后果,偏聽偏信、盲目治療等現象很普遍,尤其在女性患者中尤為明顯。子宮肌瘤作為威脅女性健康的“婦科第一瘤”,患者更易盲目治療,第八一醫(yī)院婦產科副主任肖梅針對這個問題,為廣大女性講解治療中的常見誤區(qū)。
誤區(qū)1:任其自然,病情扶搖直上
【門診案例】45歲的林阿姨前面檢查發(fā)現子宮內有一大一小兩個肌瘤,大的一個5cm,林阿姨心想只要熬到50歲就好了,肌瘤就會自然消失,因為她聽姐妹們說,女人到了50歲左右就要絕經了,只要一絕經,啥婦科病都沒了。林阿姨想反正這肌瘤不痛不癢,自己離絕經也沒有幾年了,熬熬吧。哪知今年春節(jié)后突然腹痛、陰道出血,緊急送往第八一醫(yī)院,診斷為肌瘤蒂扭轉,復查時通過B超發(fā)現子宮有多發(fā)肌瘤,只得開腹手術將子宮和肌瘤一并摘除。
【肖主任觀點】臨床上對于較小的子宮肌瘤一般采用隨訪療法,可以暫不做手術,但不代表就可以放任不管,需要密切關注肌瘤生長狀況,定期做檢查。除了合理用藥延緩肌瘤生長外,還要密切監(jiān)測雌激素水平,因為體內激素失衡是導致肌瘤的根本因素。如果發(fā)現肌瘤持續(xù)生長,為避免經腹部手術,可以進行適當手術干預以抑制其生長,比如做子宮肌瘤的微創(chuàng)消融手術。
誤區(qū)2:手術治療最徹底,見瘤就切
【門診案例】36歲的李女士已經挨了兩次刀子,2010年進行剖宮產手術時發(fā)現肌瘤,做了肌瘤剔除手術,小孩子還沒上幼兒園,肌瘤就復發(fā)了,在醫(yī)生的建議下做了腹腔鏡手術。術后兩年,再次發(fā)現子宮肌瘤,兩次手術經歷給她身體帶來了不少的傷害。
【肖主任觀點】是手術就有風險,除了手術本身對器官的傷害外,還有不可預料的手術并發(fā)癥,如子宮肌瘤剔除術可能導致卵巢功能減退、生殖系統(tǒng)炎癥等。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謹慎選擇。
據了解,大多數肌瘤患者還是喜歡走上以上兩種極端,肌瘤小的時候放任不管,等到肌瘤大到影響生活再一刀切除?,F在已進入超微創(chuàng)時代,至今只有一部分手術需要切除器官,婦科手術也慢慢步入了超微創(chuàng)時代,部分子宮肌瘤只需要密切關注,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微創(chuàng)手術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