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黨委決策中“度”的把握
■楊存社
議事決策是黨委領導工作的基本實踐活動。決策中如何把握好“度”,是黨委時常面對的問題、思考最多的課題、經常談論的話題,也是最能體現決策水平的考題。
馬克思主義認為,“度”是事物量變與質變對立統(tǒng)一的外在表現。決策的“度”,含有分寸、火候、程度、狀態(tài)等意涵。一項好的決策,不是滿足于“上面擺平、下面抹平”,而應是依據上級政策,緊貼單位實際,拿出最佳決定,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有機結合、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高度統(tǒng)一,應經得起多維綜合考量。經得起政治的考驗,上級黨委決定的事情,遇到再大矛盾和問題也要堅決執(zhí)行;經得起政策的考驗,充分吃透政策精神,不打折扣、不搞變通;經得起程序的考驗,該走的決策步驟一步不能少;經得起群眾的考驗,當事人欣然接受,非當事人也普遍認可;經得起實踐的考驗,眼下行之有效,長遠切實可行,等等。這樣的決策,才稱得上把握了最好的“度”。
科學把握決策的“度”,需要多視角觀察,多點位思考。一是善于站在全局的視角來審視決策,在局部與全局的統(tǒng)一中把握好度。工作中有些問題,局部看難以取舍,但放到全局來審視,就容易看清大勢、把握尺度。比如“脖子以下”改革正逐步展開,各方面工作都應放在這個大勢下進行考慮,才能實現科學決策,拿捏好解決局部問題的分寸。二是善于站在長遠的視角來審視決策,在眼前與長遠的統(tǒng)一中把握好度。做決策,大都是為了解決眼前的現實問題。但即使是臨機決策,也要考慮決策后的關聯(lián)影響,既立足眼前、解好燃眉之急,又登高望遠、防患未然,把握好解急難與顧長遠的切分點。三是善于站在政策的視角來審視決策,在落實上級要求與滿足群眾需求的統(tǒng)一中把握好度。政策制度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但往往也是一條有著一定寬度的“紅線”。對機關來說,指標劃分、政策劃線,往往就是幾個數字,而對基層來說,數字的背后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這就需要我們決策時,既要向上看看,也要向下看看,在吃透上情與吃透下情中尋找最佳契合點,這才是好決策的真正體現。
(作者單位:軍委聯(lián)合參謀部某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