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干部的好樣子
■解放軍報記者 康子湛 譚靚青
“要想過上和平幸福的日子,只有打勝仗!”一句經(jīng)典的對白,一時間打動無數(shù)國人。
這句經(jīng)典對白,來自電視劇《功勛》首個播出單元《能文能武李延年》。觀眾在重溫那段熱血歷史的同時,更領略到了一名優(yōu)秀軍隊政治干部的風采。
年輕網(wǎng)友們津津樂道電視劇中這一幕——
大戰(zhàn)當前,士兵張安東開小差了。
臨陣脫逃,嚴懲不貸。連長怒不可遏,當即要槍斃張安東。
處死一個張安東容易,可若是沒有講明白“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這個道理,根除產(chǎn)生逃兵的思想源頭,槍斃一個張安東,可能還會有更多“張安東”。
這時,指導員李延年接過了處置權。
“大家都把眼睛閉上,好好想一想自個兒的家鄉(xiāng),想想你的親人。再想一想我們?nèi)氤詠磉@一路上看到的凄慘景象……如果這些事發(fā)生在你的家鄉(xiāng)、你的親人身上你們會咋樣?”李延年用一場精彩的戰(zhàn)前動員,闡明了志愿軍因何而戰(zhàn)、為誰而戰(zhàn),改造了逃兵張安東的靈魂,感染了在場所有的士兵。
“作為逃兵你已經(jīng)死了一次了,從現(xiàn)在開始,你不再是為了一個二妞而活著,而是為了保衛(wèi)千千萬萬個二妞而活著,成為一名英勇的志愿軍戰(zhàn)士?!?/p>
當張安東幾乎用盡全身力氣大聲喊出那一聲“是”時,不僅熒屏里的官兵群情激昂,熒屏前的觀眾們同樣熱淚盈眶。
熒屏中,文武雙全的李延年從烽火硝煙中向我們走來,為我們詮釋了什么是“兩個行家里手”——政治工作上是行家里手,軍事工作也是行家里手,一名能文能武的政治干部。
閉上眼,你腦海中浮現(xiàn)的我軍政治干部,是什么樣子?
如果是影視作品中的藝術形象,《亮劍》中那個能折服李云龍的趙剛,應該算是一個。
李云龍為什么服趙剛?因為那個他原本認為“只能管管生活”的政治干部,在戰(zhàn)場上端起三八大蓋,一槍撂倒500米外正在架迫擊炮的鬼子。“有兩把刷子”的趙剛不僅讓李云龍折服,更讓他重新認識與看待思想政治工作。
變化,就這樣發(fā)生了。曾經(jīng)身上帶有一些“匪氣”的李云龍,在遇見趙剛之后,徹徹底底地轉變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軍人:自覺提高政治覺悟,軍令意識、服從意識、大局意識明顯增強。到后來,甚至自己上場做起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后方醫(yī)院與楚云飛部下的一席話,讓對方心悅誠服地表示“我要好好想想”。這難道不是很高明的思想政治工作?
武能舉槍帶兵、文能思想鼓動,軍事本領絲毫不遜于軍事干部,這樣的政治干部才能腰桿挺得直、說話有分量,才能有威信、有號召力,才能贏得李云龍這樣的軍事干部的欽佩信服和所屬官兵的尊敬愛戴。
須知道,我軍政治干部的地位與力量,從來不是靠“官威”立住的??纯础陡呱较碌幕ōh(huán)》中的指導員趙蒙生就能明白,生活中不與官兵同甘共苦,戰(zhàn)斗中不與官兵同生共死,哪怕他是連隊的政治主官,也沒有戰(zhàn)士會信服他。而當他抱著炸藥包沖向碉堡、將軍功章讓給烈士的那一刻,他才真真正正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政治干部,從而也贏得了官兵的尊重。
政治干部既是指揮員也是戰(zhàn)斗員,文韜武略集于一身。事實上,這并非僅僅是熒幕形象,而是戰(zhàn)火硝煙中人民軍隊政治干部的真實形象,更是那段偉大的奮斗賦予他們的過硬本領。
戰(zhàn)爭年代,我軍堪稱“兩個行家里手”的政治干部數(shù)不勝數(shù)。毛澤東同志很少直接任軍事職務,卻親自指揮了大大小小數(shù)百次戰(zhàn)役;鄧小平同志盡管一直在政工崗位上,但始終戰(zhàn)斗在軍事斗爭第一線,稱自己真正的專業(yè)是打仗;共和國元帥中有4位出身政治工作干部,5位兼任過政治委員;羅榮桓、粟裕等赫赫有名的戰(zhàn)將,“官之初”便是連指導員……
九十九座山岡有九十九種模樣,九十九條山河有九十九種情長。面對時代之“鏡”,什么是新時代政治干部的好樣子?透過《功勛》中的李延年,我們可細細品味。
為了勝利,是政治干部最“硬核”的樣子。
《能文能武李延年》為什么能感動萬千國人?不單單是李延年教育官兵如何能吃苦,而是帶領他們打勝仗。正如劇中李延年所說:“要想過上和平幸福的日子,只有打勝仗”。在他的率領下,無論是“新型武器迷”羅厚財,抑或“扛著槍都害怕的”文書王毓文,當戰(zhàn)爭來臨時,都以最壯烈的犧牲和最英勇的姿態(tài)血灑沙場。
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軍人對祖國和人民最大的忠誠就是奪取勝利。一支軍隊最大的榮耀就是能夠打敗敵人,讓勝利的旗幟高高飄揚。
為了人民,是政治干部最“可愛”的樣子。
志愿軍為什么被稱為“最可愛的人”?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從哪里來,為誰而戰(zhàn),他們的每一滴血都為人民而流。正如李延年所講:“祖國會記得我們,親人會感激我們,是我們讓他們過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世界上沒有哪支軍隊,與人民群眾如此緊密相連,因此也塑造了中國軍人獨特的英雄氣質。于是,為了人民,劇中那“膽小的逃兵”張安東蛻變成了英勇無畏的志愿軍戰(zhàn)士……
為了信仰,是政治干部最“神圣”的樣子。
劇中,李延年承諾只要打掉敵人坦克的瞄準鏡,就給羅厚財記上一功。這名原國民黨軍隊的“解放戰(zhàn)士”卻誠懇地問:“能不能推薦我入黨?”從這支嶄新的隊伍身上,羅厚財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信仰的光芒”。
信仰是忠誠之根、軍魂之本。信仰,刻畫出了政治干部最“神圣”的樣子!
歲月更迭,傳承從未斷線。抬眼看吧,在新時代軍營,新時代政治干部的好樣子隨處可見——
或是大雪覆蓋的邊防哨所里,或是臺風呼嘯的海島上,或在大山深處的褶皺里,或在抗洪、防疫一線……凡是最勇敢的沖鋒,必有最堅定的引領。
《能文能武李延年》劇中有這樣一幅畫卷,刻在了記者的腦海中:
紅旗,深深地斜插在高地,一名渾身被鮮血染透的軍人屹立一旁。
遠處,晨曦的光照亮天際。聽著耳邊傳來軍號聲,呼吸著戰(zhàn)場那充滿硝煙的空氣,高地上的身影嘶吼著:“346.6高地,我們守住了!”
那是李延年一生的高地,也是政治干部的價值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