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解放軍報記者 劉建偉
在海拔5000多米的某邊防連一線哨位蹲點,記者難以控制自己的情感。夜深人靜的時候,記者禁不住在想: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在感受忠誠。無論是掉發(fā)戰(zhàn)士牛元康的堅持,還是敢于“舍棄”世界的翻譯吉根,抑或愛干凈又以黑為美的一個個邊防官兵,他們這些平凡而又偉大的戍邊故事里,都有一個打動人心的關(guān)鍵詞——堅守!
只要走上高原,他們就會像大山一樣穩(wěn)穩(wěn)站在那里。無論環(huán)境怎么惡劣艱苦,他們始終堅守戰(zhàn)位默默奉獻、無怨無悔。
“為祖國戍守邊防,吃再多苦也值得!”中士唐林的這句心聲告訴我們:支撐這群邊防官兵駐守邊關(guān)的,是他們對祖國和人民的堅定信仰和如山使命。
所以,他們才會說,軍人這一輩子,應(yīng)該多幾年這樣的戍邊經(jīng)歷;所以,他們才會在萬家燈火照不到的地方,甘愿忍受寂寞;所以,他們才能以苦為榮,堅守在茫茫雪域高原、漫漫邊防線,把邊疆的風沙咂出甜味來。
因為我在觸摸奉獻。如果不來一趟高原,你永遠也想象不到這里的路有多難走、多遙遠,眼看著觸手可及,卻要拐99道彎;如果不親自吸一口海拔5000米以上的空氣,你永遠也想象不到,相當于平原40%的含氧量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那是低氣壓下接近于窒息的感覺。
這些天,一次次讓記者淚灑邊疆的,是邊防軍人的犧牲與奉獻。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站立,相當于平原負重25公斤。長年生活在這里的邊防官兵,他們很多人的心臟和肺比一般人大,他們幾乎人人都是“紫外黑”“高原紅”,他們脫發(fā),顯得蒼老……
國家無戰(zhàn)事,軍人有犧牲。邊防官兵很平凡,平凡得就像高原上的一塊礫石,但他們又很純粹,純粹得就像雪山上的一捧新雪。在這里和他們零距離生活,一件普通的小事都會讓人為之動容、忍不住掉淚。
因為我在擁抱力量?!昂0胃叨分靖?、缺氧氣不缺精神”“生命有禁區(qū)、奉獻無止境”…… 這些邊防軍人在雪域高原喊出的錚錚誓言,讓記者久久震撼。要知道,他們中大多數(shù)都還是十八九歲這個年紀。當同齡人還在享受父母呵護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在邊關(guān)風雪路上戍邊衛(wèi)國。
走近雪域高原邊防官兵,記者深深感到:在最高處、最寒冷處、最寂寞處,無數(shù)邊防軍人堅守奉獻,矢志不渝。他們身上,迸發(fā)出來的是守護國家安全、支撐強軍興軍的磅礴力量。
在那遙遠的地方,一個個邊防官兵“我以我身許邊關(guān)”,他們平凡如“苔花”,卻散發(fā)出不輸“牡丹”的芬芳。走近他們、讀懂他們,就會真切地感到,那種矢志為國戍邊的理想與信念,在他們體內(nèi)匯聚成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在雪域高原悄然生長。
穿行在雪域高原一個個哨位,記者知道,在祖國的漫長邊海防線上,在大江南北的座座營盤里,默默為國堅守為國奉獻的軍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的犧牲與奉獻,應(yīng)當?shù)玫礁嗳说恼J可和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