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韶:熱血鑄就紅梅開
■新華社記者 唐弢
在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第二廳,陳列著一幅題名為《且向百花頭上開》的紅梅圖。畫面上,一塊頑石突立中央,把一旁的梅樹枝條擠壓得低垂著頭,而在那低垂著的枝條上,一朵朵紅梅正在頑強地盛開著。這紅梅像極了此畫的作者——郭鳳韶。
郭鳳韶,1911年生于浙江省臺州市臨??h。父親曾是同盟會會員,參加過辛亥革命。在具有進步、民主思想的家庭熏陶下,她從小就反對封建迷信和禮教,懷有拯救祖國和民族的雄心壯志。
1925年,郭鳳韶考入臨海女子師范,參加了由進步青年組織的乙丑讀書社。她閱讀了《新青年》《彷徨》《吶喊》等大量進步書籍和刊物,思想覺悟逐步提高。1926年底,她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反動當局大肆逮捕和屠殺共產(chǎn)黨員和讀書社成員,有人勸郭鳳韶退社,郭鳳韶卻堅定地說:“革命是我第一生命,我決不退社!”
1929年,郭鳳韶考入陶行知創(chuàng)辦的南京曉莊鄉(xiāng)村師范學校。1930年,她轉(zhuǎn)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并擔任黨的小組長,不久又擔任中共南京市委地下交通員,經(jīng)常只身往來于市委和曉莊之間,傳遞情報和文件。
1930年,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南京政府制造了駭人聽聞的“四三慘案”。在中共南京市委的領(lǐng)導(dǎo)下,南京的愛國學生進行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暴政的示威游行。郭鳳韶負責聯(lián)絡(luò)各大中學校,組織全市學生進行示威活動。她四處奔走,在街頭宣傳,與反動軍警進行面對面的斗爭。
學生的革命行動,使反動當局恨之入骨。同年4月8日,郭鳳韶所在學校被反動當局查封,許多共產(chǎn)黨員被捕。郭鳳韶秘密轉(zhuǎn)移到無錫,以教書為掩護繼續(xù)革命工作。同年9月,她返回南京,準備參加營救被捕的同志,不幸被特務(wù)盯梢逮捕。
在獄中,郭鳳韶受盡酷刑,被打得遍體鱗傷、血肉模糊,她始終守口如瓶。每次從昏迷中醒來,總是怒斥敵人:“你們想用逮捕、屠殺的辦法消滅共產(chǎn)黨,是不可能的!”9月26日,郭鳳韶在南京雨花臺英勇就義,年僅19歲。
2005年,郭鳳韶烈士紀念館在其臨海故居落成。故居院落里的部分房間被設(shè)計為展廳,展現(xiàn)了郭鳳韶文思敏捷、能歌善畫的才華和以生命為筆、鮮血為墨的精彩一生。樓下展廳,有她文筆流暢的家書和惟妙惟肖的畫作。
紀念館工作人員章冬玲說,她常告訴來訪的游客們,今時今日,進步英烈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依然在為我們這代人提供強大的“鈣”和動力。
(新華社杭州2018年7月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