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治話語到新聞話語的成功轉型
細心的讀者會發(fā)現,2015年3月2日,《解放軍報》和《中國青年報》同時發(fā)表了培養(yǎng)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文章,解放軍報的題目是《著力培養(yǎng)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中國青年報的題目是《當代中國軍人的樣子——論培養(yǎng)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解放軍報的署名是“本報編輯部”,中國青年報的署名是“解辛平”;兩報文章內容雷同,但軍報文章偏重于指導性,而《中國青年報》文章可讀性較強。為何會出現“同一文章兩個版本”的情況呢?
原來,兩篇文章都是配合當年部隊主題教育而由軍報承擔撰寫的。軍報編輯部文章原打算作為解辛平文章發(fā),后來原總政領導為了增強其權威性、指導性,明確要求署名為“本報編輯部”,并提出讓原總政有關部門的同志參加撰寫,文章增加了大量工作指導的內容,還有一些“要怎樣怎樣”的套話,這些內容顯然不適合在《中國青年報》發(fā)表,而原總政領導要求也在青年讀者集中的中國青年報刊發(fā)。經與社領導和《中國青年報》請示協調后,我連續(xù)加班兩個晚上,在本報編輯部文章基礎上改寫成另一風格的解辛平文章,這也是解辛平第一次走出軍報在地方報紙與讀者見面。這同一內容兩個版本的文章,成為原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上新聞評論寫作課的一個典型案例。
其實,這只是解辛平文章寫作過程中的一個特例。創(chuàng)新新聞評論的表達方式,是解辛平文章在軍報發(fā)展史上打下的鮮明烙印。
在解辛平文章的寫作上,社領導要求改一改表達方式,變一變話語體系,力求觀點更新穎一些,文風更清新一些,感情更充沛一些,形式更活潑一些,立起軍報評論取勝的新優(yōu)勢。作為中央軍委的機關報,軍報新聞評論具有鮮明的黨報屬性,理所當然要承擔起黨的“喉舌”的功能,但這種功能卻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工具化、文件化宣傳,而要遵循新聞傳播規(guī)律,增強傳播意識,把空洞、呆板的政治宣傳轉化為深入淺出、生動有效的政治傳播,實現從政治話語到新聞話語的轉型。解辛平文章在保持對理論觀點精準把握的基礎上,在語言表達上下功夫進行話語體系和修辭模式的重建,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論述風格。
追求散文化表達,通過通俗活潑的個性語言使嚴肅的話題變得更有親和力,是解辛平文章的一個鮮明特點。《從古田再出發(fā)》涉及的都是嚴肅的政治話題,如果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口氣,板著面孔講大道理,就難以收到好的預期效果,而這篇解辛平文章標題本身就有畫面和動感,行文中一改沿襲套話和呆板文風,通過長汀換裝、瑞金“紅井”等耐人尋味的歷史片段,深入探尋古田會議的精神內涵,生發(fā)新形勢下保持人民軍隊紅色基因和政治優(yōu)勢的思考,文章結尾以細膩的筆觸、飽滿的感情寫道:“古田的小溪、農舍、山岡和小路,永遠在講述一代共產黨人的奮斗和求索。我們牢記這一切,就如遠行的兒子牢記母親深情的叮囑。”這些論述使文章可觀、可觸、可讀、可感,增添了新聞評論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注重就事論理,在講好故事中講好道理,是解辛平文章的一大特色。人們常說,擺事實,講道理。真實鮮活的故事和發(fā)人深思的典籍、警句等,常常勝過呆板枯澀、空洞無物的說教?!缎碌臍v史征程的強軍脈動——寫在全軍“戰(zhàn)斗力標準大討論”深入開展之際》全文九個部分,幾乎每個部分都通過“耐人尋味的細節(jié)”和典型故事來闡釋主題。如通過“叢林法則”等故事,闡明“現代戰(zhàn)爭仍要用實力說話”,以“周武王和姜太公問答”等典例,回答堅持“按戰(zhàn)斗力標準辦事才有戰(zhàn)斗力”。通篇的故事信手拈來,如同一座精美大廈里的各個部件結構,錯落有致,有的雖只是一兩句話,但寓意深刻,強化了傳播效果。
力求專業(yè)取勝,追求獨到而深刻的見解,是解辛平文章的又一顯著風格。在媒體同質化競爭的時代,面對見多識廣的受眾,面對日益多元的價值取向,泛政治化、泛道德的評論,日益顯得空洞無力,讀者希望提供更加專業(yè)精準的分析,表達上的專業(yè)、獨到是新聞評論擴大影響力的關鍵?!稄膫ゴ蟮拿褡蹇箲?zhàn)中汲取強軍力量》為了論證文章的主題,不僅引用了大量歷史和現實的背景材料,而且在戰(zhàn)爭性質、戰(zhàn)略戰(zhàn)術、國情軍情等方面進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論證,并在哲學層面總結出反映戰(zhàn)爭規(guī)律的東西,既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又提高了軍事政論文的知識性和可讀性。
強化思辨性,在有 “評”有“論”中吸引、打動讀者,是解辛平文章寫作的又一自覺追求。思辨性是一篇新聞評論的靈魂。與一般的評論文章不同,解辛平文章努力改變平鋪直敘的行文方式,始終盯著“明靶子”“暗靶子”做文章。通覽《論信仰與作風》全文,帶有思辨色彩的論述和思想創(chuàng)新的亮點比比皆是:“信仰是作風的源頭,決定作風之河的水質;信仰是作風的河床,左右作風之河的流向。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信仰與作風是‘修于內’與‘形于外’的辯證統(tǒng)一,是‘真理力量’與‘品格力量’的有機結合,是‘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的完美對接?!边@些論述用靈動的語言把信仰與作風的辯證關系揭示得深刻、精準、到位,讓人感受到一種邏輯論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