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雷鋒在幫助喬安山(右)學(xué)習(xí)《毛主席語錄》。(資料圖)
1966年,一個叫喬安山的戰(zhàn)士從部隊復(fù)員。跨出營門的那一刻,他也帶走了一個讓自己長時間難以擺脫的心理疙瘩——
1962年8月15日,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戰(zhàn)士雷鋒倒在了他的車輪旁。
雷鋒,是他的班長。兩人同開一輛車,一起執(zhí)行國防施工任務(wù),天寒地凍的日子還一同睡在一個被窩中。
雷鋒的犧牲,組織上認定為因公殉職、意外事故,并明確指出“喬安山?jīng)]有直接責(zé)任”。即便如此,戰(zhàn)友的犧牲成了他心底最大的痛。
其后三十年,這個退伍老兵不斷地?zé)o償獻血、送迷路孩子回家、救火、抓小偷、照看生病鄰居、扶助孤寡老人、給災(zāi)區(qū)捐款捐物……即便是在那個流行“一切向錢看”的時期,喬安山也依然默默地堅守自己的諾言:做個像自己班長雷鋒那樣的好人。
文章刊于《解放軍報》1995年3月31日第一版。(稿件截圖)
1995年的初春,喬安山終于被幾次登門拜訪的原工程兵部隊干事蔡原征打動,道出了自己幾十年來的辛酸和堅持。隨后,解放軍報刊發(fā)長篇通訊《沉默三十年的雷鋒戰(zhàn)友——喬安山的故事》,將喬安山重新拉回了人們的視野。
《雷鋒離開的日子》電影海報。(資料圖)
1997年,隨著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熱映全國,喬安山平靜的生活被徹底打破。人們在這部以他為原型的電影中,被這個退伍老兵33年的可貴堅持而深深感動,也從他身上看到了雷鋒精神對整個社會的滋潤和引領(lǐng)。時代呼喚千千萬萬個像雷鋒一樣的人。在這之后,喬安山主動擔(dān)起了宣傳雷鋒精神的重任,不辭辛苦奔赴各地宣講雷鋒事跡。時至今日,雖被高血壓和腦缺血等疾病困擾多年,但喬安山一年中仍有大半年時間堅持在外演講。
“演講雷鋒是我的責(zé)任,只要能動,我就要講,我就是在用生命講好雷鋒故事?!眴贪采秸f。這是他對老班長最好的懷念,也是軍旅生涯為他鑄就的信仰。
今天,雷鋒精神已成為時代樂章中不斷奏響的渾厚高音。在離開雷鋒的日子里,雷鋒的無數(shù)戰(zhàn)友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踐行著他們?nèi)胛橹趺鎸Ξ嬒裆系睦习嚅L許下的錚錚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