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難離《紅梅贊》,打斷骨頭連著筋
有的年輕人可能沒看過歌劇《江姐》,但卻聽過《紅梅贊》,知道閻肅。在今天的文藝舞臺上,歌劇還有些“小眾”,閻肅與《紅梅贊》卻很“大眾”。
他太出名了,上到八十歲的老頭老太太,下到十幾歲的青蔥少年,不少人拿他當(dāng)“偶像”。但不了解《江姐》與《紅梅贊》的前前后后,就走不進(jìn)閻肅的內(nèi)心世界。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yán)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閻肅的一生,離不開《江姐》,離不開《紅梅贊》。
作為編劇和詞作者,閻肅與《江姐》、與《紅梅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打斷骨頭連著筋。以至于若干年后,當(dāng)閻肅和鄰居--《江姐》與《紅梅贊》的曲作者姜春陽,兩人的女兒各自生了一對雙胞胎后,文藝界的人都說:“閻肅、姜春陽,怎么回事兒,你們倆兒的孩子怎么都生雙胞胎,是不是《江姐》和紅梅給你們的?”
1962年,年輕的共和國剛剛經(jīng)歷了3年困難時期,國民士氣亟待振奮。那時,閻肅剛剛成功創(chuàng)作了獨(dú)幕歌劇《劉四姐》,他敏銳地注意到風(fēng)行全國的小說《紅巖》。何不以小說中“江姐”這一形象為主線,創(chuàng)作一部歌劇,不也能給我們黨提一提氣,為人民鼓一鼓勁嗎?
想到就干,閻肅僅僅用了18天,就拿出了歌劇《江姐》的劇本,但隨后的打磨、譜曲、排演卻用了近3年。
“那時,閻肅、金砂、羊鳴我們幾個人真是入迷了。有時在大街上走著,突然聽到一個曲調(diào),感覺應(yīng)該是江姐的調(diào)兒,就趕緊記下來?!苯衲暌?6歲高齡的姜春陽對記者說。
好不容易劇本過關(guān)了,新問題又來了。時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將軍提出,《江姐》的主題曲不行:這個主題曲的味道與江姐一個女性的形象不相符,要重新創(chuàng)作。
“我們一琢磨,是這樣啊!現(xiàn)在說起來,用紅梅比喻江姐,簡直太貼切了,要是用牡丹、茉莉花行嗎?肯定不行,只有梅花。共產(chǎn)黨人的品格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在這片土地上孕育出來的。從紅梅到江姐,這個關(guān)聯(lián)太重要了。甚至有人說,沒有《紅梅贊》的點(diǎn)睛之筆,江姐的形象就難有這樣的魅力?!苯宏栒f:“重寫主題曲這個重任又落在了閻肅肩上?!?/p>
沒過幾天,閻肅見到大家,從兜里拿出一張紙說:“你們聽聽,這個行不行?!碑?dāng)他念到“三九嚴(yán)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時,金砂、姜春陽、羊鳴3個人異口同聲:“好,就是它了?!?/p>
果然,《紅梅贊》獲得了上下一致好評。
“幾度墨汁干,木凳欲坐穿。望水想川江,夢里登紅巖?!苯?jīng)過兩年多的精磨錘煉,對劇本和曲譜從頭到尾整整修改了幾十次,中間數(shù)次全盤推倒重來,最后連排練廳的清潔師傅都一邊掃地一邊哼唱“紅巖上,紅梅開”時,閻肅心里終于有底了,這歌肯定能流行,《江姐》一定能傳唱開來!
1964年9月,大型民族歌劇《江姐》一經(jīng)問世, 就迅速火了。一年間演出286場,全國數(shù)百家文藝團(tuán)體同時上演,觀眾無不熱淚盈眶,拍手稱道。
《江姐》也是毛主席看過的唯一一部歌劇。1964年10月13日晚,毛澤東在周恩來、朱德、董必武、賀龍、陳毅等陪同下,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觀看了歌劇《江姐》。第二天他便接見了劇組的同志們。年底,劇組準(zhǔn)備去南方演出,毛澤東再次鼓勵:“我看,你們可以走遍全國,到處演,去教育人民嘛!”
就這樣,《江姐》走遍大江南北,紅遍中華大地,它作為一個時代的高昂音符,以其凝煉質(zhì)樸的對白、優(yōu)美跌宕的旋律、飽含深情的歌聲、生動逼真的舞美、氣勢恢宏的交響樂,藝術(shù)地譜寫了“中國歌劇史上最經(jīng)典的革命浪漫主義英雄史詩”。
人們都說,閻肅塑造了《江姐》,《江姐》更注解了閻肅,她藝術(shù)地展現(xiàn)了閻肅一生對黨的滿腔赤誠,而閻肅從《江姐》中汲取的精神與力量也反過來教育和影響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