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大勢:推動中外聯演聯訓報道出新出彩——從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所屬平臺近年傳播實踐談中外聯演聯訓報道創(chuàng)新
摘要:提高中外聯演聯訓傳播質效對于宣介中國主張、展示中國形象有著重要作用。本文結合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所屬平臺近年傳播實踐提出,軍隊主流媒體要把握國際軍事發(fā)展大勢,抓住機遇、直面挑戰(zhàn),加強統(tǒng)籌策劃、多樣呈現、融合傳播,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關鍵詞:中外聯演聯訓;軍隊媒體;傳播實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對外傳播,指以國家為主體,以外國人和海外受眾為對象,通過多種媒介途徑,以利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宣傳介紹本國文化、政策、路線等信息的傳播,目的是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增進國際理解、提升國家軟實力。中外聯演聯訓,即我軍與他國武裝力量共同組織和參加的軍事演訓,是軍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國家政治外交大局、服務改革強軍目標、深化與外軍交流合作、共同維護地區(qū)和世界和平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外聯演聯訓報道一直是對外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日益走近國際舞臺中央,中國軍隊積極主動參與雙邊或多邊軍事合作,中外聯演聯訓走上機制化、常態(tài)化軌道,引發(fā)國內外的高度關注,給中外聯演聯訓報道如何出新出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結合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所屬平臺近年傳播實踐提出,軍隊主流媒體要把握國際軍事發(fā)展大勢,抓住機遇、直面挑戰(zhàn),加強統(tǒng)籌策劃、多樣呈現、融合傳播,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一、全媒體時代中外聯演聯訓傳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當前,新興技術的迭代、傳播渠道的增加、國際交流的深化等,在給中外聯演聯訓傳播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給提高傳播質效帶來挑戰(zhàn)。
(一)中外聯演聯訓頻次、內容、開放度增加,為宣傳報道注入源頭活水
隨著國家利益的拓展,我國面臨的安全威脅已經由傳統(tǒng)安全威脅向傳統(tǒng)與非傳統(tǒng)威脅相互交織轉變。人民軍隊主動適應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需要,加大包括聯合軍演在內的中外軍事交流,與眾多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聯演聯訓機制,既有以反對恐怖主義威脅為目的的聯合軍演,也有以維護地區(qū)和平為目的的聯合護航,還有以實施救援為目的的聯合搜救等。從“和平使命”系列演習、多國海上聯合軍演,到國際軍事比賽,我軍每年與外軍開展聯演聯訓達數十場次。這些聯演聯訓不僅規(guī)模大、影響廣,而且開放程度相對較大。不少新裝備、新戰(zhàn)法頻頻亮相,軍事記者近距離拍攝的戰(zhàn)機射擊、導彈發(fā)射、火箭出膛等場面,頗具震撼力。例如,在中俄兩軍舉行的“西部·聯合-2021”演習中,新裝備占比超過80%,空警-500、殲-20、運-20、殲-16等戰(zhàn)機集中亮相,新式武裝直升機、裝甲突擊車輪番攻擊,吸人眼球。又如,在中柬“金龍-2024”聯演中,作戰(zhàn)“機器狗”的亮相引起國內外媒體和網民關注,相關話題全網閱讀量過億、點贊數破千萬。由此可見,加強中外聯演聯訓傳播不僅有利于塑造我軍強大專業(yè)、軍事透明,是世界和平守護者的良好國際形象,還可打破西方國家的話語霸權,讓國內外受眾真實、客觀了解中國軍隊。
(二)全媒體時代,在國際輿論場傳播中國軍隊聲音也面臨重重挑戰(zhàn)
輿論場眾聲喧嘩,宣傳主題易被帶偏稀釋。中外聯合軍演自帶流量,為了從中分一杯羹,一些商業(yè)媒體或自媒體常常對主流媒體發(fā)布的相關信息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或放大兵力、武器裝備性能等參演信息,或歪曲解讀,以迎合受眾喜好、挑撥受眾情緒,時常會把網友的關注點帶偏。
敵對勢力攻擊不斷,國際輿論場較量從未停止。長期以來,美西方利用宣傳機器操縱國際輿論維護其集團利益。制造輿論并施加輿論壓力是其遏制正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的重要手段。對于包括聯合軍演在內的中國軍隊的軍事外交活動,他們慣常采用“刷屏控評”等方式進行制約,或打情感牌,或尋找瑕疵冷嘲熱諷,或以似是而非的觀點迷惑受眾,等等,妄圖削弱中國軍隊的聲音。
媒介技術不斷發(fā)展,安全保密難度增加。當前,網絡新聞直播已經演變?yōu)橹髁餍侣剛鞑ツJ剑掷m(xù)為新聞傳播賦能。運用實時直播可以第一時間、第一視角通過鏡頭捕捉畫面,帶領受眾一起感受軍演現場,提升了新聞的時效性和吸引力,卻也給安全保密增加了難度。
二、提高中外聯演聯訓報道傳播質效應遵循的原則和規(guī)律
中外聯演聯訓國際社會關注度高,做好宣傳報道工作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軍隊聲音的重要抓手。提高中外聯演聯訓報道傳播質效要把握其政治屬性、強調報道準確性并重視傳播中文化的差異性。
(一)突出政治性,聚焦中心不偏移
聯合軍演往往是國家間戰(zhàn)略關系的一種體現,并可能對地區(qū)局勢產生影響,政治性是其重要屬性。因此,中外聯演聯訓傳播中,首要就是把握政治屬性,樹立全球視野、擴大國際軍事傳播影響力。以“北部·聯合-2024”演習為例,此次聯合軍演參演裝備、課題、區(qū)域等在國際輿論場引發(fā)熱議。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記者沒有一味迎合受眾,而是將系列報道的重點放在中俄深化軍事合作、加強軍事互信和兩軍戰(zhàn)略協作能力上,成功地傳遞了我政治軍事主張。這啟示我們,當前,軍事和政治聯系更加緊密,政治因素對軍事的影響和制約愈發(fā)突出,軍事必須服從政治。軍隊主流媒體在中外聯演聯訓報道實踐中,要堅持從政治高度思考和策劃宣傳報道方案,著眼國家政治外交大局和國家安全戰(zhàn)略全局研判宣傳報道效果,報或不報、何時報、怎么報、報到什么程度,都要服從和服務于政治,嚴格遵守宣傳報道紀律,做國家利益的堅定維護者,添彩不添亂。
(二)強調準確性,實現“時”與“效”的統(tǒng)一
準確性是新聞的生命。在信息爆炸的全媒體時代,準確性更是主流媒體維護公信力、正確引導輿論的基礎。在“北部·聯合-2024”演習報道過程中,軍事記者提前拿到了雙方計劃參演裝備的型號和數量,并據此準備了延伸閱讀相關內容,新聞爆款呼之欲出。然而就在發(fā)稿前,記者與演習指揮部核實時了解到,參演裝備有細微變化,編輯部隨即撤下稿件重新調整,雖然新聞的時效性受到影響,但避免了失實。由此可見,時效性是新聞吸引人之所在,全媒體時代,誰能最先報道有價值的新聞,誰就能吸引更多受眾,提升自身影響力。但對于軍隊主流媒體來說,在爭取第一時間搶占輿論高地的同時,還要對每一條經手信息的準確性負責,讓每一則新聞經得起檢驗,以嚴謹準確體現權威專業(yè)。
(三)重視差異性,多維度呈現全貌
中外聯演聯訓傳播屬于國際傳播,不僅受眾遍布世界各地,傳播內容也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重視受眾差異性,多維度呈現演訓全貌是提高傳播質效的關鍵。在“北部·聯合-2024”演習系列報道中,吸引受眾的不僅是精彩的演習場面、裝備展示,還有兩軍交流活動。例如,我軍參演官兵到俄港口訪問時,身著盛裝的俄羅斯姑娘以迎接尊貴客人時的禮節(jié)“面包蘸鹽”歡迎官兵的鏡頭被眾多媒體采用,起到良好宣傳效果。這啟示我們,國際傳播中需要考慮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在傳播內容的選擇和表達方式上,重視差異性,提升兼容性。為此,記者要提前深入了解外國參演部隊的文化習俗,有針對性地進行策劃;要拓寬視野,除呈現演習過程和結果外,也應反映參演官兵的日常訓練生活、文化交流活動等,使受眾對聯合軍演有更深入的了解;除新聞報道外,還可邀請專家學者對軍演意義、影響、戰(zhàn)術運用、技術創(chuàng)新等進行深度解析,幫助受眾更好地理解軍演背后的軍事、政治和戰(zhàn)略意義。
三、提高中外聯演聯訓報道傳播質效的現實舉措
中外聯演聯訓報道政治導向性強、新聞時效性高、內容豐富多元、國際關注度高,提高傳播質效,需要像打仗一樣加強統(tǒng)籌、多樣呈現、融合傳播。
(一)加強統(tǒng)籌
強化前期策劃和組織協調是抓住核心、確立報道重點的關鍵,也是確保任務完成的基礎。例如,在“北部·聯合-2024”演習報道過程中,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記者提前了解到不宜公開報道的敏感裝備、特殊戰(zhàn)法、特種力量、指揮所地圖等信息,在隨后的直播中,均采用站在運-20飛機前、利用機身擋住后方背景環(huán)境出鏡報道的辦法,既回應了受眾對于現場感沉浸感的期待,也避免了機場環(huán)境等信息泄露。這值得其他媒體借鑒。需要統(tǒng)籌的不僅是媒體的內部力量和內容,還有輿情監(jiān)測與應對機制和通訊員聯絡網。每次中外聯演,有形的演兵場刀光劍影,互聯網輿論斗爭“隱蔽戰(zhàn)場”同樣暗流涌動,敵對勢力不斷變化方式手段,企圖借題發(fā)揮影響受眾認知。有鑒于此,要健全輿情監(jiān)測與應對機制,對可能的輿情風險進行充分評估,并著力提升管控輿情風險、引導塑造輿論能力;要加強通訊員隊伍建設,發(fā)揮群眾辦報、開門辦報優(yōu)良傳統(tǒng),兵分多路緊盯關鍵節(jié)點,全方位掌握各類新聞要素,為受眾提供更全面更豐富的信息。
(二)多樣呈現
2024年5月,機器狗“扛起”沖鋒槍亮相戰(zhàn)場的短視頻讓已舉辦了5次的中柬金龍系列聯演進入受眾和媒體視線,“聯合反恐行動與人道主義救援”課題和我軍軍事科技水平也隨之成為熱議焦點,有效引導輿論。向前追溯,2020年9月,一條反映我運-20多機編隊境外遠程投送參演官兵的短視頻,不僅創(chuàng)下單個抖音視頻點擊量兩天時間超過5000萬次的傳播佳績,也讓中國軍隊赴俄參加“高加索-2020”戰(zhàn)略演習受到廣泛關注。以上成功實踐告訴我們,全媒體時代,受眾信息獲取渠道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整合多種媒體形式,在不同終端為受眾提供全面且符合其偏好的信息,是提高軍事新聞傳播質效的題中應有之義。軍隊主流媒體要關注受眾對信息的個性化需求,增強受眾意識,在遵循維護國家利益與形象、遵循軍事保密原則、遵循客觀真實原則的基礎上,采取新的新聞語態(tài),制作受眾愿意接受、分享的新聞內容;除傳統(tǒng)的文圖報道外,要靈活采用紀錄片、動畫、Vlog、AR/VR等形式,提升用戶體驗,讓其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軍事行動的原理,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聯演現場的氛圍;要注重“長尾效應”,利用新媒體提供更多信息獲取途徑和傳播平臺,增加曝光度,讓人民軍隊和平之師、正義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走向世界,深入人心。
(三)融合傳播
全媒體時代,整合人力、物力、內容等資源,集中打造高質量的新聞產品,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是形成傳播合力和影響力的必然選擇。2024年3月1日,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推進軍隊媒體深度融合發(fā)展的成果、中國軍號移動旗艦傳播平臺正式上線,不到半年,客戶端下載量超過700萬,新媒體賬號總粉絲數達5700多萬,打造了積極向上的軍事內容生態(tài)圈和強大的傳播力,為包括中外聯演聯訓傳播在內的軍事新聞傳播奠定了基礎。在中蒙“草原伙伴-2024”陸軍聯合訓練傳播中,經過中國軍號客戶端在平臺的預熱和宣傳,多個文圖報道作品在數小時內閱讀量達10萬+,取得良好傳播效果。這啟示我們,提高全媒體時代中外聯演聯訓傳播質效,軍隊主流媒體要建設并用好自主可控平臺,確保新聞發(fā)布的權威性和及時性;要建立媒體“朋友圈”,通過不同角度、以不同身份、發(fā)布不同宣傳產品,“聯合作戰(zhàn)”塑造輿論強勢;要打破媒介壁壘,在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間架起橋梁、建立關聯,放大傳播效果。例如,《解放軍報》近些年一直在全息報紙方面進行嘗試,提升受眾閱讀體驗,其做法值得借鑒。
(作者單位: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責任編輯:張和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