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依托: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創(chuàng)新輿論戰(zhàn)——美國等西方國家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輿論戰(zhàn)研究與啟示
摘?要:當前,美國等西方國家頻頻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輿論戰(zhàn),瘋狂實施立體式攻擊、全時段發(fā)布,改變了傳統(tǒng)輿論戰(zhàn)手段的單一性和慢時效性,輿論常常呈現出“一邊倒”態(tài)勢。深入研究美西方國家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輿論戰(zhàn)的方法、內在機理,對我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具有啟示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人工智能;輿論戰(zhàn);制心權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當前,美國等西方國家頻頻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輿論戰(zhàn),通過對目標信息智能分析、智能生產和傳播、智能模仿等方法,瘋狂實施立體式攻擊、全時段發(fā)布,改變了傳統(tǒng)輿論戰(zhàn)手段的單一性和慢時效性,輿論常常呈現出“一邊倒”態(tài)勢。深入研究美西方國家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輿論戰(zhàn)的方法、內在機理,對我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具有啟示和借鑒作用。
一、依托語言智能,對目標信息進行智能分析
美國等西方國家依托語言智能處理技術,對目標信息進行智能分析,開展網絡輿情監(jiān)測,自動化分析處理海量信息,對不同語種信息進行自動篩選。
(一)通過智能檢索、分類搜集,開展網絡輿情監(jiān)測
輿情監(jiān)測是輿論戰(zhàn)的重要方面,是知己知彼的基礎。通過對重點方向重點區(qū)域進行智能檢索、分類搜集,發(fā)現核心目標、重要平臺、爆點事件。圍繞國際主流媒體、社交媒體,基于人工智能技術構建事件及子事件檢測、多模態(tài)情感分析以及立場識別等算法和模型,對報道主題、情感傾向、事件類型、報道次數等變量進行多模態(tài)情感分析和立場判斷。
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fā)后,美國頻繁以“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為借口對敘平民設施進行轟炸,造成大量民眾傷亡。美情報部門為避免陷入輿論被動,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對網絡輿情進行全時監(jiān)測,抽調網監(jiān)和安全部門力量,借助“敏感詞搜索”“大數據分析”等信息檢索、信息過濾、語言信息處理技術,全域全時監(jiān)測網絡輿情走向,一旦發(fā)現相關負面輿情,“第一時間”采取降低熱度、屏蔽封堵、強制刪除等手段,掩蓋其恃強凌弱、無視平民安全、制造人道主義災難的行徑。
(二)依托大數據技術,自動化分析處理海量信息
深度學習用于大數據挖掘和大數據分析,可以有效強化數據處理能力,加速從“數據”到“決策”的進程,有助于掌握輿論戰(zhàn)場的信息主導權。
2016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大數據技術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特朗普盟友、劍橋分析公司董事長默瑟爾在此次大選中利用先進科技,在臉書、推特等社交網絡上搜集“中間”選民的信息,并利用大數據對其進行分析,尋求能夠影響這些人選票的“情感因素”,競選團隊據此向目標選民精準投送“定制”廣告,最終使得特朗普贏得大多數“中間選票”。
(三)圍繞事件和人物兩大要素,對不同語種信息進行自動篩選
自動篩選系統(tǒng)可按國別、政府、軍隊、組織和個人等進行分類,對事件和人物等信息進行智能分析,篩選確定重點目標;圍繞事件和人物兩大要素,對選定的主流媒體、論壇博客和社交網站進行檢索,形成大數據庫,輔助研判重大事件和熱點問題。
2022年6月29日,美國喬治城大學安全和新興技術中心(CSET)發(fā)布研究報告,對2020年3月30日至12月1日期間66321條中國涉軍采購招標公示文件記錄進行篩選和挖掘分析,聲稱有97種幾乎全部由美公司設計的人工智能芯片正在被我軍采購和使用,大紀元、美國之音、萬維讀書網等反華宣傳媒介跟進炒作,誣稱我利用幌子公司繞道竊取美芯片,提出對我應強化禁運。上述一系列操作,充分暴露了美國的丑惡嘴臉。
2020年在打擊“伊斯蘭國”期間,臉書訓練人工智能機器針對性地識別篩選來自“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的帖子,移除虛假信息宣傳帖和賬戶,并以此為基礎針對性地識別進行偽裝以避開自動探測網的“伊斯蘭國”視頻,從源頭上阻斷“伊斯蘭國”對外輿論宣傳渠道,手段極其卑劣。
上述美國利用語言信息處理技術進行輿論戰(zhàn)的實例充分表明,智能化時代雖然信息獲取變得更為簡單快捷,但“信息爆炸”也給輿論戰(zhàn)帶來新的挑戰(zhàn)。當前,美國濫用其在語言智能技術的支配地位,對全世界各語種的國際輿論信息進行實時監(jiān)控,并意圖跟蹤中國重要目標信息趨勢動態(tài),伺機掀起輿論惡浪。這警示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創(chuàng)新發(fā)展大數據發(fā)掘和智能分析技術,有針對性地定期跟蹤采集國內外重要智庫、國際主流媒體、社交媒體報道數據,大幅提升處理海量數據的能力和質效比,有效地解決“海量信息”和“魚龍混雜”等難題,為國家安全提供輿論支撐和安全保障。
二、依托人機交互技術,對目標信息進行智能生產和傳播
美國等西方國家依托人機交互技術,對目標信息進行智能生產和傳播,通過多語種造勢展開對華反宣傳,模仿真人撰寫評論、跟帖,智能提取相關目標信息。
(一)借助人工智能翻譯,多語種造勢展開對華攻擊
隨著語言大數據和神經機器翻譯研究的不斷深化,通過深度學習,機器翻譯準確率大幅提升。少數活躍于境外社交平臺的反華分子利用智能翻譯技術,串聯發(fā)起“大翻譯運動”,刻意截取境內網上少數極端、低俗言論并在境外社交平臺翻譯轉發(fā),向外國受眾傳遞帶有明顯反華傾向的誘導性和標簽化信息,抹黑中國形象,推升境外反華輿論,煽動境外對華負面情緒。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媒體歪曲和炒作下,“大翻譯運動”逐步演變成具有一定熱度的反華活動。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遇槍擊不幸罹難。國際反華分子打著中立、言論交流旗號,忽視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善意關切,針對性地選取極少數網友負面言論,依托人工智能翻譯技術大批量地轉化成英文、日文等多種語言,以偏概全,夸大和歪曲事實,用負面言論標簽化中國形象,極力干擾國際社會的對華認知。
(二)自動加工整編,模仿真人撰寫評論、跟帖等
機器借助深度學習能夠按一定規(guī)范和模板對自動篩選后的材料自動加工整編,并通過模仿真人寫作。一方面可以快速形成需要的各種報告、文章、圖片、聲像、評論、跟帖、報道等。另一方面也能模仿真人在指定的平臺發(fā)布信息和評論,偽裝民意,形成強大的輿論攻勢。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地大批量地向臉書、推特等社交媒體投放機器人賬號,通過偽裝IP地址、職業(yè)、性別、國籍等社交屬性不斷偽造賬號的真實性,并多語種持續(xù)地散布“新冠病毒是中國制造的生化武器”等相關政治謠言,頻繁炒作新冠病毒“武漢實驗室泄漏”論,試圖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一秒鐘發(fā)布、一秒鐘跟帖、一秒鐘轉發(fā)”,將新冠病毒及其帶來的負面影響“甩鍋”中國,丑化抹黑中國形象,用心極其險惡。
(三)借助影像智能識別技術,提取相關目標信息
美國人臉識別公司通過臉書、推特等社交媒體或其他網絡公開平臺非法搜集用戶人臉照片,借助影像智能識別技術,批量提取搜集個人圖像、個人身份特征等信息,并組建相關人臉數據庫,通過人臉公司的數據庫比對,美國等西方國家能夠迅速識別鎖定網絡人像,為輿論戰(zhàn)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暴亂讓美政府和民主黨陷入輿論被動。為掩蓋美式民主失靈、信任危機加劇,美政府聯合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運用人臉識別技術,通過與人像大數據庫比對精準識別國會暴亂參與人員,并公布參與人員圖像等具體信息。這嚴重侵犯了民眾的隱私權,在“打臉”美國民主的同時,也暴露了美國政府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
綜上所述,美國等西方國家利用人機交互技術進行輿論戰(zhàn)的實例表明,在中美博弈加劇的背景下,美國等西方國家已試圖借助社交機器人持續(xù)對我展開“攻心奪志”的新型輿論戰(zhàn),一方面通過“大翻譯運動”抹黑我國際形象,另一方面借熱點問題在中國煽動對立情緒,給我穩(wěn)固政治安全、培塑意識形態(tài)帶來風險挑戰(zhàn)。我們要持續(xù)跟蹤“大翻譯運動”相關網絡輿情產生演變過程,揭露批駁美國等西方國家操弄社交機器人賬號的慣用伎倆,總結創(chuàng)新海外發(fā)聲渠道布建途徑,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不斷提高輿論戰(zhàn)攻防能力。
三、依托深度偽造技術,對目標信息進行智能模仿
深度偽造(Deepfake)是在人工智能領域由“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和“偽造”(fake)合成的新名詞。從技術來看,深度偽造利用面部映射、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模仿語音和形象,創(chuàng)造出另類“現實”,即制作合成逼真的音視頻內容,描繪人們從未做過和從未發(fā)生過的事情。美國等西方國家將深度偽造技術應用于輿論戰(zhàn),扭曲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具體方法包括深度偽造視頻、深度偽造聲音克隆、深度偽造圖像等,就特定主題、目的大規(guī)模地生成虛假信息,產生的破壞力深入政治、社會等各個領域。
(一)利用影像修改技術偽造目標事件,合成深度偽造圖像
深度偽造圖像技術利用深度學習和模仿,能夠綜合根據目標對象的行為特征,自動智能化生成逼真圖像,普通人肉眼無法分辨真假,深度偽造圖片越來越多地被用于社交媒體虛假賬戶。2020年5月25日,非洲裔美國公民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德雷克·肖萬跪壓致死,美民眾對警察因種族歧視而暴力執(zhí)法的行徑進行大規(guī)模的輿論聲討,部分城市組織抗議示威活動進行聲援,美人權和民主價值受到輿論質疑。為轉移矛盾焦點,特朗普政府的頑強支持者??怂剐侣勈褂煤铣烧掌撟骷?,將部分城市如西雅圖的抗議活動“包裝”成暴力犯罪,試圖利用虛假信息操縱輿論。
(二)利用機器深度學習模仿目標語音,生成人工錄音
語音深度偽造是指利用機器學習算法、神經網絡等對人的聲音進行“學習—模仿”,是一種對聲音進行重現、替換、編輯和合成的新型技術,任何人的聲音都是可以被偽造和替換的。目前,語音深度偽造克隆技術已愈發(fā)成熟,相關成本不斷降低,甄別難度持續(xù)增大。
2011年10月底,優(yōu)兔等社交平臺大量傳播“英超切爾西足球隊隊長特里的種族歧視錄音”。該錄音通過深度學習和模仿特里的語言和表達習慣,基本達到以假亂真,48小時下載量就達2300萬次,社會輿情不斷發(fā)酵演變,引發(fā)眾多有關“種族歧視”的猜想。
(三)利用面部映射模仿目標形象,生成人工視頻
借助神經網絡技術進行大樣本學習,對目標人物的聲音、圖像或視頻進行數字處理,模仿目標的聲音、面部表情,甚至是個人的舉止。訓練樣本量越大,訓練生成的人工視頻也越逼真,通過肉眼很難辨別真?zhèn)?。在關鍵時刻美媒利用“深度造假”模仿目標人物公開講話,一般民眾無法辨認真假,可以達到其亂中取勝的目的。
2020年8月底9月初,社交媒體上流傳“拜登竟然睡著了”的視頻,視頻將此前拜登、希拉里連線的視頻與2011年拜登在歌手哈里·貝拉方特的直播中“疑似睡著”的鏡頭編輯合成,加入打鼾的聲音,并配上文字“拜登,這次選舉真的很重要”。一些信以為真的民眾評論表示“拜登不能管理美國”“不允許拜登當選”,該視頻后被證實為政治操縱,充分顯示了“無中生有”的輿論攻擊手段的威力。
上述美國等西方國家利用深度偽造技術進行輿論戰(zhàn)的實例充分說明,深度偽造已經成為現代輿論戰(zhàn)的重要利器,深度偽造如果不能很快地被證據駁倒,造成的負面后果將不堪設想。當前,美國等西方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將深度偽造技術政治化,企圖在敏感時期能夠運用該技術重創(chuàng)我國輿論公信力,批量生產投放圖片、音像等輿論戰(zhàn)信息制品,從而造成我國部分民眾的認知錯亂,特別是編造散布涉疆、涉港、涉藏等不實謠言,引發(fā)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憂慮與恐懼,挑動對立對抗。我們要加強對深度偽造的綜合治理,開發(fā)自動檢測系統(tǒng),實現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tài)”,在國際輿論場“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作者單位:戰(zhàn)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洛陽校區(qū))
責任編輯:姜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