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時期的《新華日報》
《新華日報》是抗戰(zhàn)時期我黨在國民黨統治區(qū)公開出版發(fā)行的一份報紙,自1938年1月11日于武漢創(chuàng)刊,直到1947年2月28日在重慶被國民黨封禁為止?!缎氯A日報》一面同各種反動勢力和破壞行徑英勇斗爭,一面觀點鮮明開展抗戰(zhàn)宣傳報道,險惡復雜的斗爭環(huán)境,造就了《新華日報》獨具特色的報道風格,使它成為戰(zhàn)斗在國民黨統治區(qū)引領各行業(yè)團結一致、堅持抗戰(zhàn)的一面旗幟。
一、牢固樹立團結抗戰(zhàn)的陣地意識
《新華日報》在發(fā)刊詞中宣稱“本報愿將自己變成一切愿意抗日的黨派、團體、個人的喉舌”。將服務、團結各方力量一致抗戰(zhàn),充分滿足受眾了解國內外局勢的信息需求,作為一切活動的中心任務。
在國民黨統治區(qū)進行抗戰(zhàn)宣傳,避免不了同各方勢力打交道,為此,《新華日報》一面通過黨的統戰(zhàn)系統開展采訪活動,一面又通過采訪工作加強黨的統戰(zhàn)和宣傳工作,這要求它能夠將高度的原則性和必要的靈活性相結合?!缎氯A日報》在堅持宣傳馬列主義,堅持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對象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在國內新聞報道上,運用國民黨軍政要員的言論和國民黨報刊的話語來宣傳抗戰(zhàn);在國際新聞報道上,則采用“以外喻內”的策略揭露國民黨和其他頑固勢力破壞抗戰(zhàn)的行徑。為了廣泛發(fā)展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報社記者不但要做好宣傳報道工作,還要積極主動地同上至國民黨軍政要員、各界知名人士,下至普通工人、農民等一切愛國抗戰(zhàn)者建立聯系,報紙上不但刊登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中共領導人的文章,也刊登國民黨元老于右任題寫的報頭,沈鈞儒、陶行知、沈雁冰、黃炎培、馮玉祥、許德珩等人的專訪或他們撰寫的文章,使其真正成為團結抗戰(zhàn)的發(fā)聲筒和意見交換平臺。記者們也因為在工作中既要采寫新聞報道和內參,又要做通聯工作,打破了報紙僅僅刊發(fā)新聞稿件的傳統業(yè)務范疇,使報社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社會各階層的第一手動態(tài)資料,成為各種信息的匯聚地。
為了解決反動派頻繁破壞和產業(yè)壟斷面臨的紙張緊缺難題,《新華日報》聯合社會上有聲望的人士先后創(chuàng)辦了兩家紙廠,不僅解決了自己用紙的問題,還能支持其他報社和出版單位,甚至在物資極度緊張時,還能為國民黨的黨報《中央日報》供紙。紙廠辦起后,報社又相繼創(chuàng)辦了“興中企業(yè)公司”“中永商行”“亞東旅館”等多種經營實體,不但解決了自身日常經費支出之需、提高了報社職工福利待遇,更重要的是,在與社會各界的密切接觸聯系中增進了友誼,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報道線索,促進了宣傳團結抗戰(zhàn)中心任務的完成。
二、在險惡復雜的環(huán)境中頑強斗爭
抗戰(zhàn)時期,《新華日報》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來的領導下,堅持“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原則,采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法,圍繞反對新聞檢查、反對封鎖新聞來源、反對破壞發(fā)行工作,爭取言論出版自由與國民黨當局展開了長期、艱苦的斗爭。
國民政府先后頒布了《修正新聞檢查標準》《修正戰(zhàn)時新聞禁載標準》《戰(zhàn)時新聞違檢懲罰辦法》等法令,規(guī)定所有報紙于出版付印前,其內容都必須經新聞檢查機關審查、通過。除制定各種極為苛刻的新聞檢查條例外,還設置了“新聞檢查局”,由一名副局長專門負責《新華日報》的檢查。內容審查極其嚴苛,甚至任意刪改、扣留稿件,其原則就是:“讓你辦報,不讓你講話;讓你印報,不讓你發(fā)行”。
對此,《新華日報》采用了多種方法進行斗爭。如對被檢查后確定為“免登”的稿件,《新華日報》就在報上公布某某文章或報道“免登”,或直接留下題目,大開“天窗”,這種應對方法被稱為“暴檢”。而對于被“刪登”的部分,《新華日報》就在相應的地方打上“XXX”符號,或注明“被略”“遵檢”“以下奉令刪登”等字樣。如在1940 年1月的一期報紙上,《新華日報》擬刊登社論《論冬季出擊的勝利》,但稿件在送審時被以“系軍事論文”為由扣留,報社立即更換另一篇社論《起來,撲滅漢奸!》。然而,這篇社論在審查時仍未通過。為了抵制國民黨當局的刁難,《新華日報》毅然采用“開天窗”的斗爭手段以示抗議。這天的《新華日報》在原社論的位置僅刊登了八個大字:“抗日第一!勝利第一!”旁注兩行小字,對“開天窗”緣由予以說明:“本日兩次社論:一、論冬季出擊的勝利;二、起來,撲滅漢奸!均奉令免登尚望讀者原諒是幸!”此外,在檢察管控不嚴的第四版(副刊版)上,報紙便設法通過如《司馬牛雜感》等專欄,以簡短的篇幅、簡潔的的語言,說出深刻的道理,此類雜感,常常寓嚴肅的民主思想于詼諧幽默中,既有可讀性,又有思想性。
為了堅持抗戰(zhàn)、救亡圖存,《新華日報》甚至不惜冒著被查封的危險堅持斗爭到底。1941年1月,國民黨反動派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新華日報》揭露皖南事變真相的報道和評論全部被禁止發(fā)表。1月18日,國民黨宣布取消新四軍番號,同一天,《新華日報》排印兩種版面,用沒有題詞的版樣蒙過當晚新聞檢查人員的視線,實則刊發(fā)了由周恩來親自題詞的版面:“為江南死國難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向全國人民揭露了皖南事變的真相??棺h國民黨頑固派破壞抗戰(zhàn)、反共反人民的罪行。國民黨當局得知后派出大批憲警攔截刊有題詞的《新華日報》,但為時已晚,當日加印了5倍之多的報紙,已悉數到達讀者手中。
三、標題擬制和內容編排別出心裁
在宣傳工作中,《新華日報》能夠結合新聞事件和社會背景,擬制出別出心裁的題目,在滿足讀者了解戰(zhàn)事進程需求的同時,有效地發(fā)揮了啟發(fā)思考和引導輿論的作用。
為了應對國民黨當局的新聞檢查,《新華日報》的新聞標題往往不能對新聞事實和事件進行直白呈現。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報社采編人員經過不斷探索,制作了大量內涵深刻、耐人尋味的隱性新聞標題,達到了預期宣傳效果。如1941年1月24日刊登的《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彭澤偽警反正》一文,通過暗諷隱喻的手法,標題看似反映彭澤區(qū)的警衛(wèi)李文正選擇脫離日軍重新投奔國民黨,實際暗指親日分子都知道回頭,而國民黨依舊為達到獨裁目的不惜手足相殘,令人不齒;當月28日刊登的《“莫須有”罪名殉國難 岳飛就義八百年》,以古喻今,抗議國民黨反動派對共產黨人的污蔑和迫害;1943年7月29日,《新華日報》用《法西斯喪鐘敲響了》的標題,以外喻中,駁斥蔣介石在其《中國之命運》一書中,誣陷共產黨為“新式軍閥與割據”的反動論調,借意大利法西斯的垮臺來告誡國民黨反動派,只有團結一致反抗法西斯侵略者,才是中華民族的唯一出路?!缎氯A日報》還通過《當心自己的手》《如何治療凍瘡》等宣傳衛(wèi)生常識的小文章,以借代隱喻的方式對反動勢力的各種破壞抗戰(zhàn)的行徑進行有力反擊。
國民黨各派系的報紙大抵以官僚大資產階級和大地主等階層人士為閱讀對象,重慶的《商務日報》《國民公報》以民族資產階級和地方實力派為主要讀者,《大公報》的讀者則主要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缎氯A日報》針對工人階級缺乏表達自己呼聲、反映自身生活的途徑和平臺的現狀,在全面報道抗日大局形勢變化,及時披露前線最新信息,對典型戰(zhàn)例進行連續(xù)報道的同時,騰出大量版面生動具體地反映以工人階級為主的、身處社會底層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實況。同時,《新華日報》還開辟了《讀者園地》《生活的?!贰渡钜唤恰贰渡罹€上》《勞動人民的生活》等豐富多樣的專欄專頁,發(fā)表工人、農民的來稿,控訴土豪劣紳、特務警察對他們的殘酷迫害,揭露國民黨的黑暗統治。
《新華日報》還十分注重加強同青年這一民族解放事業(yè)主力軍的群體之間的聯系,開設《青年生活》專欄,旨在使專欄成為“全國青年的園地、生活與斗爭的鍛冶廠、學習與批判的社會大學”。通過實施“三勤”(勤學、勤業(yè)、勤交友)“三化”(職業(yè)化、群眾化、社會化)方針拉近與青年的距離,刊發(fā)文章的主要內容集中在廣大青年的學習、工作和交友三方面,如《怎樣學習外國語》《大學生活片段》《提高獨立工作的能力》《青年在工作中的弱點》《論今日青年婚姻的困難》《克服對于戀愛的不正常現象》等都回應了青年之關切,解答了青年之疑惑?!肚嗄晟睢穼诓坏l(fā)周恩來、葉劍英、鄧穎超、徐特立、潘梓年等領導或學者的文章,還發(fā)表了大量青年作者來稿,通過他們的現身說法,增強報紙的親和力,如《一個聾啞青年所走的道路》講述的是聾啞青年張亞軍從到西服店當學徒、學繪畫、做月餅、進學校學習繼而走向抗日戰(zhàn)場的勵志經歷,向青年讀者展示了他的思想轉變和不平凡的成長歷程,為廣大青年讀者樹立了典范。專欄以其靈活的版面編排方式、豐富的話語表達、談心式的耐心引導,被廣大青年讀者視為真誠、可靠的朋友。
參考文獻:
[1]丁淦林.中國新聞事業(yè)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喬云霞.重慶版《新華日報》:黨報史上的創(chuàng)新典范[J].新聞戰(zhàn)線,2019,12:74.
[3]趙劍波.潘梓年與他回憶中的《新華日報》[J].青年記者,2019,4:100.
(作者系32051部隊政治工作處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