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的審美
摘 要:本文從審美的角度,提出了評論的審美價值、受眾的審美體驗、評論的審美元素等前瞻性理念,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初步回答了“什么是好的評論”“怎樣寫出好的評論”。
關(guān)鍵詞:評論;審美價值;審美體驗;審美元素
談到文學(xué)、戲劇、電影、舞蹈等方面的審美,都可以言之成理,自成體系,但論及評論審美的研究成果則幾近于無。只有深刻認識評論的審美價值,重視受眾的審美體驗,設(shè)法豐富評論的審美元素,才能回答好“什么是好的評論”“怎樣寫出好的評論”之類的核心問題。
一代政論大家梁啟超,“以飽帶感情之筆,寫流利暢達之文”,《新民說》《少年中國說》等以汪洋恣肆的文字、新鮮活潑的思想傾倒了幾代讀者。郭沫若評價梁啟超:“他負載著時代的使命,標榜思想自由而與封建的殘壘作戰(zhàn)。在他那新興氣銳的言論之前,差不多所有的舊思想、舊風習都好像狂風中的敗葉,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蔽覀冄芯吭u論的審美,就是要學(xué)會鑒賞“好的評論”、努力寫出“好的評論”,擁有像郭沫若那樣一雙明亮的眼和梁啟超那樣一支靈動的筆。
一、提高評論的審美價值
馬克思曾說,人是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塑造的。愛美是人的天性,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之一。評論作為“報紙的寶塔尖”“一張報紙‘綜合報力’的重要標志”,借助于美的形式、美的表達,無疑可以像“閃電涂上潤滑油”一樣更好更快地走近受眾。尤其是在眾聲喧嘩的時代,發(fā)揮好評論“定音鼓”的作用,提高自身的審美價值,既是“內(nèi)容為王”的客觀要求,也是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掌握話語權(quán)和主導(dǎo)權(quán)的重要途徑。評論的寫作與傳播如果掌握了打開“愛美之心”的密鑰,就一定能贏得受眾、征服受眾。正如俄國作家岡察洛夫所說:“智慧的美才是一種非凡的力量,它推動世界,創(chuàng)造歷史,安排命運;它或明或暗地參與在每個事件中?!?/p>
這是新聞評論特殊使命提出的新要求。有“中共中央第一支筆”之稱的胡喬木曾說:“評論是報紙的靈魂,是報紙的主要聲音”“黨的報紙必須有評論,沒有評論就不能算是報紙?!鄙廴A澤也說過:“一張報紙,它的水平的高低,影響的大小,很重要的要看評論的水平。要提高報紙的質(zhì)量,首要的是提高報紙評論的質(zhì)量?!敝匾曉u論的審美價值,回應(yīng)受眾的審美需求,是提高評論質(zhì)量和辦報水平的重要途徑。無論是提高評論的傳播力、影響力、引導(dǎo)力、公信力,還是加強和改進評論寫作,都需要在開掘評論的審美價值上下功夫。
這是媒體格局深刻變化帶來的新挑戰(zhàn)。隨著5G、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正在加速轉(zhuǎn)型和成長。過去只有專業(yè)媒體手持大喇叭和金話筒,現(xiàn)在不僅有PGC,還有OGC、UGC。傳統(tǒng)媒體只有把自己的每一根血管、每一根神經(jīng),都在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基礎(chǔ)上重新搭建起來,才能獲得重生。新聞評論在這場大變革、大比拼中,不前進肯定會一敗涂地,前進得慢照樣會死得很難看。提高評論的審美價值,就是要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海量信息中不被淹沒,努力構(gòu)建與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邏輯相適應(yīng)的語態(tài)、形態(tài)和姿態(tài),把“楷體字”寫在全媒體的大平臺上。
這是改進文風持續(xù)推進亟待的新突破。“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痹u論盡管承擔著“為黨立言、為民發(fā)聲”的特殊職能,但什么時候都不能端著架子、打著官腔寫。毛澤東同志曾尖銳地批評道:“你的架子擺得越大,人家越是不理你那一套,你的文章人家就越不愛看。我們應(yīng)該老老實實地辦事,對事物有分析,寫文章有說服力,不要靠裝腔作勢來嚇人?!备倪M評論寫作的文風任重道遠,從審美價值入手尋求突破,可以很好地克服評論思想上的舊、結(jié)構(gòu)上的單、語言上的死、論證上的疏,可以水到渠成地達到改進文風的目的。
二、重視受眾的審美體驗
一篇好評論到底美在哪里?這的確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恩格斯曾對“宣傳者”提出4項要求:“更多的智慧,思想要更加明確,風格要更好一些,知識也要更豐富一些?!绷簡⒊鲝堈撐恼乱龅健澳婉g”和“動聽”。所謂“耐駁”,就是道理要講得正確,觀點能站得住,別人駁不倒;“動聽”,就是文章要生動引人,使讀者愛看、愛聽。穆青也說過:“如果我們的新聞評論不僅有政治家的堅定、睿智,理論家的深刻、嚴密,還有文學(xué)家的嬉笑怒罵,豈不更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睆倪@里也可以看出,新聞評論的審美價值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的、不是固定的而是發(fā)展的,帶給受眾的審美體驗不是淺薄的而是豐富的、不是一時的而是持久的。
思想之美。思想是智慧的花朵,是時代的強音。評論是靠思想來引領(lǐng)輿論、指導(dǎo)工作的,思想的高度決定著評論立意的高下,也反映出寫作者的見識、素養(yǎng)和才智。思想之美是一種理性之美、立意之美、智慧之美。作家傅雷曾說:“感性的美近于火焰的美,浪濤的美,疾風暴雨之美,或是風和日暖、鳥語花香的美;理性的美卻近于鉆石的閃光,星星的閃光,近于雕刻精工的美,完滿無疵的美,也就是智慧之美。”比如,在“戰(zhàn)斗力標準大討論”中,《解放軍報》推出的《“ 唯一”不可成“之一”》《“主業(yè)”怎能變“副業(yè)”》《“花槍”怎能敵“真槍”》《“虎氣”不可變“嬌氣”》,每篇言論都鞭辟入里、直擊要害。在解決“五多”問題為基層減負中,《解放軍報》推出的《減負松綁,更要擔責增效》《對上負責,也要對下負責》《重問題導(dǎo)向,也重結(jié)果導(dǎo)向》《頂層統(tǒng)籌,也要末端控制》,在尋常中窺見奇崛,自凝固中看出變化,說出人人想說、要說而說不出、說不透的精辟見解來,給受眾以深邃的啟迪。
邏輯之美。德國哲學(xué)家黑格爾指出,邏輯思想是一切事物自在自為地存在著的依據(jù)。評論要用論據(jù)去證明論點就離不開邏輯。斯大林曾贊揚列寧演說中邏輯的力量:“好像萬能的觸角,用鉗子從各方面把你鉗住,使你無法脫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敗。”邏輯之美,就體現(xiàn)在條分縷析、層層剝筍、步步為營、無可辯駁的力量上。比如,用演繹推理形式進行的論證,是評論寫作最常用的方法。通常由大前提、小前提、結(jié)論三部分組成,從已知的一般性結(jié)論推出個別性論斷。《為人民服務(wù)》一文,由“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這個大前提,“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這個小前提,得出“他的死是比泰山還重的”這一結(jié)論。再如,魯迅針對論敵慣常以“外國也有”為自己辯護的丑行,他運用歸謬法寫道:“外國人說中國多臭蟲,但西洋也有臭蟲;日本人笑中國人好弄文字,但日本人也一樣的弄文字?!弊髡哒挿凑f,將論敵的謬論推向極致。
語言之美。評論是以文字為媒介與受眾進行交流,從這個意義上說,評論也是語言的藝術(shù)。古人講,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一篇文章觀點再獨到,材料再豐富,如果不講辭章,行文拖沓,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照樣會拒人于千里之外。語言的豐富多彩是思想豐富多彩的反映。一個思想僵化、粗枝大葉的人,很難寫得出生動活潑、嚴密周到的文章來。李卜克內(nèi)西回憶說:“馬克思在語言和風格問題上十分考究,有時到了咬文嚼字的程度”“他對于語言的簡潔和正確是一絲不茍的”。習主席無論是講話,還是寫文章,都表現(xiàn)出鮮明的語言風格和強大的語言魅力?!吨抡Z》一書,收錄了他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發(fā)表的232篇言論。從語言特色上看,有的氣勢恢宏,有的優(yōu)美生動,有的簡潔明快,有的風趣幽默,俗文俚語點綴其間,詩文典籍信手拈來,在講故事、擺事實中凝聚共識,在大白話、大實話中解惑釋疑。這種語言之美,既有很強的親和力與感染力,又有很強的穿透力與沖擊力。
情懷之美?!扒橹蛔?,所以維系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焙玫脑u論不僅應(yīng)有理性的高度,還應(yīng)有情感的溫度,不僅能讓人從邏輯上產(chǎn)生認同,還能讓人從情感上引發(fā)共鳴。如果認為評論寫作必須正襟危坐、一本正經(jīng),必須不偏不倚、有據(jù)可依,那不就如同要求“玫瑰花和紫羅蘭散發(fā)出同樣的芬芳”嗎?當年,毛澤東同志為新華社撰寫的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南方周末推出的《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我們走在中國的大地上》等散文詩一樣的編輯部文章等,都是用激情四射的筆發(fā)黃鐘大呂之聲。2020年4月16日,軍隊支援湖北醫(yī)療隊撤離湖北時,我們在本報評論員文章中寫道:“‘請原諒我們的不辭而別!’在70多天并肩抗疫的日子里,軍隊支援湖北醫(yī)療隊隊員的心早已與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的武漢人民緊緊地連在一起,也把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留在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苯Y(jié)尾將文章的感情推向了高峰:“致敬,英雄的城市!致敬,英雄的人民!致敬,英雄的戰(zhàn)友!”
三、豐富評論的審美元素
新聞評論包括社論、本報評論員文章、本報編輯部文章、短評、時評、個人署名言論、重點打造的品牌言論等,每一種類型都有自己的鮮明風格和特殊個性?!督夥跑妶蟆返脑u論品種很豐富,在強軍論壇、八一評論專版、解辛平等專版專欄的基礎(chǔ)上,2020年我們又推出了“八一銳評”短評欄目和“鈞浩”品牌欄目。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文體,新聞評論可以是以理服人的議論文,也可以是“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的演講稿;可以是優(yōu)雅別致的美文,也可以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雜文。1945年9月1日,在國民黨眼皮底下合法存在9年的共產(chǎn)黨報紙《新華日報》發(fā)表了《為筆的解放而斗爭》的社論。今天,我們提倡不拘一格寫評論,盡可能地豐富評論的審美元素,就是一種“筆的解放”。
敢言會言善言?!案粞ドΠW贊何益,入木三分罵益精。” 問題是一個時代的聲音,也歷來是評論關(guān)注的靶標。把問題當選題,是評論增強戰(zhàn)斗性和說服力的不二法門。加里寧說過:“如果你講了人們最關(guān)心的問題,即使你講得很平常,也能引起強烈的反響,因為你撥動了社會上繃得最緊的弦?!痹u論的敢言會言善言,不是為了問題曝光,也不是為了宣泄義憤,而是為了因勢利導(dǎo)、尋根探源。比如,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召開后,《解放軍報》圍繞“以整風精神革除問題積弊”這一主題,連續(xù)推出10 篇評論員文章:《講信仰的不能喪失信仰》《決不能讓“劣幣驅(qū)逐良幣”》《權(quán)力姓“公”不姓“私”》《做老實人不做“兩面人”》《特殊化是致命的離心劑》《文恬武嬉消磨血性雄風》《莫把“責任田”當“自留地”》等,文章甫一發(fā)表,便牢牢占據(jù)各大新聞網(wǎng)站的醒目位置,很多媒體包括海外媒體紛紛進行轉(zhuǎn)載和解讀。評論的價值,體現(xiàn)在解釋好上,更體現(xiàn)在解決好上,就如何“有功于社會”而言,“怎么辦”比“怎么看”更重要。2018年5月,我們圍繞激活基層內(nèi)生動力刊發(fā)6篇言論。中宣部新聞閱評認為:“這組系列言論,不僅為基層如何鉚足干勁干事業(yè)指明了方向,而且為各級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更好認識和把握新體制下基層建設(shè)的特點規(guī)律、創(chuàng)新抓建模式起到推動作用?!避娢组L也作出批示,認為這組言論組織得很好,要求部首長和機關(guān)各部門“透過這6篇言論所反映的問題,反思和改進我們的工作”。《偏離中心怎能凝聚兵心》《捆住手腳怎能施展拳腳》《不卸包袱怎能輕裝前行》等6篇言論,深入剖析基層建設(shè)中遇到的中心不居中、條條框框多、各種壓力大、上升通道窄、穿新鞋走老路等方面的問題,搞好說服引導(dǎo)、降壓疏流的工作。
有物有序有格。古人對寫文章有兩條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坝形铩?,就是要有內(nèi)容;“有序”,就是要有條理。王國維說過:“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狈吨傺偷摹对狸枠怯洝肥且黄?jīng)典美文,除了描寫之美、意境之美外,還有哲理之美。如果只是寫洞庭湖天氣的變化和不同時候的心情,而沒有道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樣永恒的理,《岳陽樓記》肯定不會像今天如此膾炙人口。寫評論的過程,是一個艱苦的思想提煉、語言錘煉、學(xué)習修煉的過程。一個人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變成評論,必然要使自己的思想變得深刻,觀點變得明確,論據(jù)變得完備,條理變得清晰,然后才能胸有成竹,一揮而就,達到“有物有序有格”的標準。2020年6月30日,《解放軍報》發(fā)表署名“解辛平”文章《砥柱人間是此峰—寫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9周年之際》,氣勢恢宏、文采飛揚,視野開闊、縱橫捭闔,融宏大敘事與歷史細節(jié)于一體,寓深厚哲理與新鮮表達于筆端。文章構(gòu)思巧妙、匠心獨運,用喜馬拉雅山、井岡山、百望山、寶塔山、珞珈山、蓮花山、紅軍山貫穿全文,借景寫史,寓理于事,賦予“山巒恢宏的意象、高峰壯美的精魂”,形象地表達出我們黨浴血烽火、發(fā)展壯大、走向復(fù)興的歷史進程,鮮明體現(xiàn)出“砥柱人間是此峰”的豐厚意蘊。
大事大情大理。梁衡一直提倡寫“大事、大情、大理”,他寫的《大無大有周恩來》《覓渡,覓渡,渡何處》《把欄桿拍遍》等文章,關(guān)注的都不是杯水波瀾、個人恩怨,而是用憂國憂民之心,寫大事大情大理。正如季羨林先生對他的評價:“無論談歷史、談現(xiàn)實,最后都離不開對國家、民族的憂心?!惫湃酥v:“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學(xué)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薄按蟆笔且环N境界,也是一種站位;是一種情懷,也是一種高度。只有從大處著眼,明察大道、把握大勢,擁有大格局、大視野,才能寫出大手筆、大文章。評論的地位重要,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緊跟大政方針,緊貼中心工作,緊盯現(xiàn)實問題。這些年,除了重要會議、重要講話、重要文件、重要節(jié)日配發(fā)社論評論外,我們還圍繞積極探索構(gòu)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關(guān)注陸軍合成營建設(shè)、從抗疫斗爭中汲取奮進力量、新時代“基層建設(shè)十問”、激發(fā)強軍中的“士官力量”、野外駐訓(xùn)如何訓(xùn)出“野味”、感悟軍營“年味兒”等主題,策劃了不少在軍內(nèi)外引起強烈反響的署名言論。2019年3月,習主席在學(xué)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八個相統(tǒng)一”的具體要求后,我們結(jié)合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實際,組織了八篇言論。《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人》《敢于向錯誤思想亮劍》《一個藥方難治百病》等,論證條分縷析,文風生動活潑,具有較強的思辨性、指導(dǎo)性和針對性。很多部隊把這個系列的文章匯編起來,作為指導(dǎo)政治教育的教材和研究政治教育的讀物。
(作者系解放軍報社評論編輯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