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四十年:回顧與展望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過去這40年,不但是經濟社會發(fā)生巨變的40年,也不但是人民生活日新月異的40年,而且是學術文化繁榮發(fā)展的40年。
“國學”無疑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學術界、思想文化界最為火熱的關鍵詞之一。國學發(fā)展的歷程與改革開放事業(yè)之間有著深刻的內在關聯(lián),這種相伴相生并非偶然,改革帶來的思想解放,沖擊了長期以來人們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教條化認識,為人們重新思考、認識自身文明傳統(tǒng)提供了空間與可能,開放引入的西學資源,在極大豐富國人視野的同時也引發(fā)了中西文化的比較思考,進而刺激了民族文化精神認同、現(xiàn)代學科建制反思等一系列議題的產生。四十年來國學的興起與發(fā)展恰如一面鏡子,照射出開放的時代背景下思想文化的多元繁榮,記錄下傳統(tǒng)學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摸索前行、返本開新的探索,展現(xiàn)了華夏文明尋求現(xiàn)代復興的努力。
一、發(fā)展歷程
四十年來的國學發(fā)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著長期的醞釀、發(fā)展過程。上世紀80年代初,在撥亂反正的時代背景下興起了一場民間自發(fā)的文化熱潮。對文革的深層反思構成了文化熱的內在動因,改革開放后如潮涌入的各種西方思想則成為了人們的主要思想資源。對西方文化的引進吸收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批判反思,構成了“文化熱”的主流。
進入90年代,隨著改革的深入和持續(xù)的經濟增長,人們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也在悄然變化之中。1993年8月16日,《人民日報》以整版篇幅刊登題為《國學,在燕園悄然興起》的署名文章,提出“國學的再次興起……將成為我國文化主旋律的重要基礎”,被視為90年代“國學熱”興起的標志。隨后,《光明日報》《文匯報》等媒體也紛紛以類似的報道跟進,北大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攝制的電視片《中華文明之光》在海內外播放,一時蔚為大觀。與社會文化的步調相一致,學術界的相關討論也日漸升溫,季羨林先生提出著名的“東方文化世紀說”,引發(fā)各方觀點的熱議與爭論。
從外緣上看,90年代“國學熱”是改革開放、經濟發(fā)展之后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恢復與積累的結果,這一內在趨勢是恒久而持續(xù)的。進入21世紀,國學熱潮再度涌向新高。在被稱為“文化保守主義年”的2004年,圍繞兒童讀經展開的爭論以及《甲申文化宣言》的發(fā)表成為思想文化界的兩件大事。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的成立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將“國學”一詞聚焦于公眾視野的中心,也將相關爭論引向高潮。較之90年代,新世紀的國學熱呈現(xiàn)出不同的發(fā)展特質,如果說前者更多地繼承了80年代文化熱的遺風而傾向于宏大主題的探討,那么后者則將問題進一步引向具體的實踐。在“要不要做”的爭論之外,更多的人開始關注“怎么做”的問題?!皣鴮W熱”無疑代表了來自社會的價值期盼與需要,但這種期盼又必須落實到學術中,通過學術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否則就只能成為一種浮泛之“熱”而難以持續(xù)、良性發(fā)展。因此,從文化上升到學術,形成研究的范式、方法,進而成為一種成熟的學科,就是國學健康、長遠發(fā)展的關鍵,而現(xiàn)代大學國學院體制的建設,無疑是其中最具深遠意義的實踐探索。
“國學院”在現(xiàn)代大學體系中的建制化嘗試其來有自。上世紀20年代,清華大學、廈門大學、東南大學曾陸續(xù)成立國學研究院等機構,開國學研究風氣之先,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風靡一時,成就一代佳話。不過由于時代條件的限制,這樣的努力如曇花一現(xiàn)而未能延續(xù)。時至今日,高等院校已經成為教育、學術體制的核心與主體,一門學問要想獲得生存和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在高校體制內取得生存土壤,得到制度化認可。在此意義上,國學院體制在當今高等教育體制中落地生根的新探索,無疑是新世紀“國學熱”最令人矚目的進展。
目前全國各大學成立的國學研究機構可分為實體與虛體兩種形式。其中實體性機構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以及武漢大學國學院等,作為正式的教學研究單位,有專任教師編制,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至于虛體單位,一般沒有正式編制和專任研究人員,主要采用課題、講座等形式整合本校國學研究力量,招收學生往往也委托于文史哲的某一院系。實體國學院無疑是國學建制創(chuàng)新實踐中的主體力量,其中又可以分為兩種形式,前者以人大、武大國學院為代表,招收六年制本碩連讀研究生,實行導師制,兼重教學、科研;后者以清華國學研究院為代表,不招收本科及研究生,只接受訪問學者和博士后研究人員,同時設立“梁啟超講座”“王國維講座”“陳寅恪講座”,編輯《清華國學文存》等,重在科研。實體國學院的出現(xiàn)無疑是新世紀國學熱中最具建設性的成果。無論在理念指引、人才培養(yǎng)、學術研究、文化傳播諸方面,依托于高等教育體系的實體國學院所起到的中堅與輻射作用都是其他形式的機構難以替代的。
國學院體制在高等院校中的扎根,為國學事業(yè)的未來發(fā)展提供了堅強陣地。當然,這一篳路藍縷的探索過程同樣是充滿艱辛而伴隨爭議的,其中亦呈現(xiàn)出一系列亟待思考解決的深層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