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三级,在线毛片免费,黄色成人在线播放,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抗戰(zhàn)文物背后的故事

來源:中國軍網(wǎng)綜合作者:王月中 王衛(wèi)東責任編輯:杜汶紋
2017-12-29 15:27

張自忠鮮血浸染的血石——

兩團奔突的血

張自忠鮮血浸染的血石

展臺上,陳設(shè)著張自忠將軍鮮血浸染的兩塊血石。

那是兩塊石頭?分明是兩團血在流動,在奔突。

血,是從一個偉岸的山東漢子身軀中流出。與血相映襯的是戰(zhàn)火,殷紅的血,幽幽地在訴說。那是一個讓中華民族哀怨的瞬間——1940年5月16日下午4時。抗日名將張自忠的熱血染紅了他激戰(zhàn)的南瓜店山岡。血,滲透在堅硬的石頭上。

“一戰(zhàn)淝水,再戰(zhàn)臨沂,三戰(zhàn)徐州,四戰(zhàn)隨棗,鞠躬盡瘁,卒以身殉……”正如將軍的一生是為民族命運奔走奮戰(zhàn)的一生,將軍的熱血,即使在堅固的石頭里也一定是奔突不止的!

作為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五戰(zhàn)區(qū)右翼兵團總司令,棗宜會戰(zhàn)中,他本來率部防守襄河以西。在各方聯(lián)絡中斷的緊要關(guān)頭,身為總司令的張自忠,毅然親自率部東渡襄河,抗擊來犯之敵。

“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枯,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在留給部下的信中他寫道。渡河后,將軍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頑強抗擊日軍,重創(chuàng)敵人。但終因力量對比懸殊,糧草彈藥供給不濟,傷亡巨大。為牽制日軍主力造成外線我軍對日軍實施反包圍,張將軍力戰(zhàn)不退。激戰(zhàn)中,他左臂中彈,仍強忍劇痛,鎮(zhèn)定自若地繼續(xù)指揮戰(zhàn)斗,不幸腰部又中彈,倒在地上的他仍然浴血督戰(zhàn)。最后時刻,他身上又中5彈。

彌留之際,將軍留下話:“我力戰(zhàn)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同盟國所有犧牲軍人里級別最高的將領(lǐng)。

將軍的血不會凝固,因為它奔涌著《大刀進行曲》的激昂旋律。

1933年,日軍控制了喜峰口。時任29軍38師師長的張自忠率部抵達喜峰口,與敵展開激戰(zhàn)。日軍源源不斷增兵,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形成艱苦的拉鋸戰(zhàn)。根據(jù)西北軍傳統(tǒng),部隊給每位士兵打了一把大刀。一支2000多人的敢死隊殺向敵陣。

夜黑如漆,大刀寒光閃處,鬼子人頭落地。夜襲成功,中國軍隊奪回了喜峰口。自此,張自忠及29軍聲震華夏。音樂家麥新滿懷激情譜出了《大刀進行曲》,很快傳遍大江南北。

喜峰口一戰(zhàn),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連日本報紙都評論:這次失敗喪失了“皇軍名譽”。

血,從一個戰(zhàn)功卓著的將軍身軀里流出。

張將軍壯烈犧牲,國民政府為他舉行國葬。延安各界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毛主席親筆題詞:“盡忠報國?!敝芏鱽硪嘣诘吭~中說:“……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我抗戰(zhàn)軍人之魂!”

1943年4月30日,張自忠將軍之弟張自明來到南瓜店十里長山憑吊英魂。此時,將軍倒下之處已芳草萋萋,他彎身從地上拾起兩塊留有張自忠將軍血跡的石塊,帶回來后,請石匠刻上能夠銘記烈士不朽精神和忠魂的“血石”兩字,以示后人。新中國成立以后,他又將珍藏的血石捐獻給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血石!忠魂!

輕觸這里,加載下一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