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特別希望通過這樣一封,值得被更多人關注的信的傳播,讓像毛岸英表舅這樣的人,不再有勇氣說出這樣的話來。讓我們社會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夠遵循這個社會公平公正的基本法則。”
——朱軍
幾天前,在《信中國》節(jié)目中,演員張若昀念讀了一封晚輩寫給長輩的批評信,讓在場觀眾“肅然起敬”。節(jié)目播出后也引發(fā)了網(wǎng)友熱議。
這是毛岸英1949年10月24日寫給表舅向三立的信。時間推移近70年,這封信穿越時空,其中激烈直接卻又誠懇實在的話語,讓后人得以瞥見,發(fā)人深省……
一句“要不得”背后的覺悟與恪守
資料圖:毛岸英(右)1950年回湘時與外婆(前)、舅舅楊開智、舅媽李崇德、表妹楊瑛的合影。
舅父的信,是為求官而來。
“……尤以為通過我父親,即能上任(做官),更是要不得的想法?!?/p>
作為一封回給長輩的信件,毛岸英在開頭就寫下了“替他慚愧”、“極端落后”等一針見血的字句。
舅父寫予毛岸英的話語是殷切的?或許是急迫的?或者甚至是些許諂媚的?我們不得而知,但回信中的堅決與痛心卻是言辭切切,一句句充滿“辣味兒”的語重心長,反倒更像是長輩給予晚輩的嚴厲教誨。
回這封信的時候,作為一個外甥,一個晚輩,毛岸英大抵是矛盾的。
但作為一個共產(chǎn)黨人,我們能讀到他的堅決與痛心。
“要不得”。他如此說。
三個字實在堅決,其中蘊含的是身為一個新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覺悟與恪守。
彼時的新中國初誕生,掀翻了封建大山的壓迫,趕跑了來勢洶洶的侵略,又奪取了解放全國的勝利,全國人民為之歡欣鼓舞,但連年的戰(zhàn)爭也使全國的物質處于極度貧乏的狀態(tài),雖是政通人和,卻也是百廢待興,人民因為翻身當了主人,自是人人提著一口氣準備投身建設祖國的大潮中去。
就在此時,卻仍然有人“身子進入了新時代,腦子卻沒過來”,不想著奉獻自我搞建設,攀親附貴的思想倒有蠢蠢欲動的跡象。
毛岸英的舅父向三立所寫的求官信,便是一縮影。
我們有理由推測,在那時的環(huán)境下,必然有不少功勛卓著的領導人們的“親戚”前來攀親,尋求個一官半職或是散金碎銀;我們也可以想象,面對“人情”的重壓,當時的黨的領導人們所經(jīng)受的心理壓力,怕是比面對戰(zhàn)火都要苦澀一些,畢竟都是血濃于水或者情同手足的關系,拒人如誅心,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還要面對這些“瑣問”,怕是內(nèi)心必然煎熬。
然而,通過毛岸英的這封家信,我們可以窺見當時領導人的決心,更能感受到那一代共產(chǎn)黨人對原則的恪守。
“反動派常罵共產(chǎn)黨沒有人情,不講人情,如果他們所指的是這種幫助親戚朋友、同鄉(xiāng)同事做官發(fā)財?shù)娜饲榈脑挘敲次覀児伯a(chǎn)黨,正是不講這種人情?!?/p>
一句鏗鏘的“要不得”,一句“不講人情”,當時寫來定是痛然、決然!現(xiàn)在讀來,卻深感信矣、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