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龍珍民兵班”女民兵走在巡邊路上。
那是一次境外大火撲入境內(nèi),寬達8公里的火帶威脅著邊境安全,班長陳淑蘭率女子民兵班緊急奔赴火場,忍受著熊熊烈火炙烤,挖防火溝,撲打烈火,經(jīng)過三天兩夜連續(xù)撲救,終于降服了火魔??吹脚用癖喱F(xiàn)在的面貌,專程回到民兵班講傳統(tǒng)的陳淑蘭動情地說:“我們那時候沒有糧食自己種,沒有牲畜人拉犁,每天勞動長達十幾個小時,完全得益于孫龍珍精神的激勵,現(xiàn)在這些90后孩子,能在山溝里待得住已經(jīng)不容易了,沒想到在她們身上還能看見我們年輕時的影子?!?/p>
在九師,有位叫魏德友的傳奇老人。1964年4月,24 歲的魏德友與集體轉(zhuǎn)業(yè)的戰(zhàn)友們一起,唱著《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來到鎮(zhèn)守薩爾布拉克邊關的九師一六一團二連,在這里構筑了長達20公里的移動界碑,用青春和生命守護著邊境的安寧。50多年過去,他仍然和老伴堅守在邊境線上。這些年,女子民兵班的姑娘懷著崇敬的心情,一次次來到薩爾布拉克草原173號界碑東南5公里處,來到魏爺爺?shù)募遥c兩位老人一起交談,和老人一起放牧巡邊,聽他們講從前的戍邊故事。2016年夏天,魏德友老人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姑娘們?yōu)樯钤谖籂敔斶@個楷模身邊而感到無比驕傲,也從老人身上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魏德友老人的房前屋后,站立著女子民兵班姑娘種下的排排小白楊,正在陽光下茁壯成長,成為抵御風雪的屏障。邊疆女民兵,當代花木蘭。
(本文刊于《解放軍報》2017年10月13日第12版,原標題為《邊疆花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