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年,為幫助紅軍架設浮橋,于都人民把家中所有可用的材料都貢獻了出來,有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爺,在將家中全部材料獻完之后,又親自把自己的壽材搬到了架橋工地。
“蘇區(qū)人民同紅軍將士生死相依、患難與共。”隨行的于都縣人武部部長李章榮告訴記者,紅軍長征后,國民黨反動派對中央蘇區(qū)進行慘無人道的殺光、燒光、搶光“三光政策”。僅于都縣沙心鄉(xiāng)就有3000多名群眾被殺,800多幢房子被毀……但這并沒有嚇倒英雄的于都人民,他們始終堅信紅軍一定會打回來的。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歷史的意義,常常在回望與對照中深刻顯現。
徜徉于都河畔,當年的浮橋如今已化為長征大橋、紅軍大橋、渡江大橋等一座座雄偉橋梁;當年的火把,已化作貢江兩岸徹夜閃亮的霓虹燈火……現在的于都河兩岸,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呈現出一座現代化城市的繁華。
記者不禁心潮澎湃:百姓安居樂業(yè),經濟日益昌盛,這不正是紅軍隊伍為之奮斗的目標嗎?
歷經苦難,方得輝煌。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內,有一幅由草鞋拼成的中國地圖。副館長張小平感慨地說:“兩萬五千里長征,是戰(zhàn)士們穿著草鞋走出來的,草鞋代表著紅軍將士為新中國誕生付出的心血與努力,中國地圖則寓意紅軍腳穿草鞋取得長征的偉大勝利,迎來了一個新中國?!?/p>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內由草鞋拼成的一幅中國地圖
長征小學、長征大道、長征廣場……漫步于都縣城,與長征有關的事物隨處可見。記者深切地感受到,從苦難走向輝煌,長征已化作一個精神符號,深深地印刻在老百姓的心頭。
黨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黨的十八大之后,黨中央又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習主席深刻指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長征要持續(xù)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p>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長征,我們不忘初心,永遠在路上!
■解放軍報記者 代 烽 朱 達 通訊員 肖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