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著軍隊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及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推進,近年來,部隊裝備升級換代加速,“轉型”“換裝”成了官兵口中的高頻詞。云南邊防某部大學生士兵張中強原以為,作為一個手拿筆桿子的新聞報道員,憑自己在大學所學的那些東西,足夠應對基層連隊的新聞報道任務,沒想到,調入機關宣傳股不到兩年,他也“被迫”不停學習并三次換裝。請看今日出版的《中國國防報》的報道:

三換拍攝裝備追焦戰(zhàn)斗力
——云南邊防某部報道員張中強換“裝”記
■陰從林 李本才
伴隨著軍隊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及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推進,近年來,部隊裝備升級換代加速,“轉型”“換裝”成了官兵口中的高頻詞。云南邊防某部大學生士兵張中強原以為,作為一個手拿筆桿子的新聞報道員,憑自己在大學所學的那些東西,足夠應對基層連隊的新聞報道任務,沒想到,調入機關宣傳股不到兩年,他也“被迫”不停學習并三次換裝。
實戰(zhàn)化訓練精彩稍縱即逝,為捕捉瞬間,一換單反相機
2015年初,張中強到德宏軍分區(qū)所屬某團報到時,適逢新年度開訓,這可是出新聞出照片的好時機!張中強興奮地做好了電量、內(nèi)存、拍攝模式等準備,并提前在軍分區(qū)訓練場踩點,尋找拍攝開訓動員大場面的最佳角度,信心百倍地準備上陣好好露一手。
然而,計劃沒有變化快。開訓當天,張中強就遭遇“滑鐵盧”:首先是并沒有出現(xiàn)旌旗招展、人頭攢動的動員大場面,開訓就是重難點課目分散示范演練;其次,現(xiàn)場官兵們盯著“戰(zhàn)場”想應對之策,按戰(zhàn)術要求完成課目動作,壓根兒就不配合他這個攝影師。他因為趕著拍這邊前進小隊堆砌簡易沙盤的鏡頭,錯過了那邊運動射擊的場面,想請戰(zhàn)友們來一次“回放”——再擺拍一次,沒想到不僅慘遭拒絕,自己也因“在訓練場來回跑動時沒有兼顧敵情意識”而受到訓風監(jiān)督員的警告。訓練場上火光四起、硝煙濃郁,官兵們爭分奪秒、動如脫兔,張中強只恨自己手腳跟不上、卡片機快門速度跟不上,錯過了不少好畫面,好不容易抓拍到的運動鏡頭,有不少“花了臉”。
初戰(zhàn)失利,張中強很是沮喪。領導了解情況后安慰他:“抓拍實戰(zhàn)化訓練鏡頭不容易,你手中的‘武器’也得跟上訓練節(jié)拍?!彪S后,撥出??钯徶昧思涯?D3單反相機。而感受到本領恐慌的張中強,自己報名參加了攝影專業(yè)學習,通過攝影師5級技能鑒定。與此同時,失去了“群眾演員”的他還養(yǎng)成了一個新習慣,走哪兒都帶著相機,隨時抓拍記錄官兵工作生活點滴,一年下來,作品見報率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