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邊關,以往戰(zhàn)友餐桌上的蘿卜、白菜、土豆“老三樣”逐漸變?yōu)榕洳?,雞鴨魚肉應有盡有、“赤橙黃綠青藍紫”的新鮮蔬菜已成為官兵餐桌上的“主角”。
邊關餐桌,何以從單調走向豐富?
——就“高海邊無”部隊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軍委后勤保障部軍需能源局負責人答記者問
寫在前面
新鮮蔬菜,本是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但由于蔬菜的種植受到季節(jié)、氣候、地域等自然條件的限制,特別是地處高原、海島、荒漠等邊遠艱苦地區(qū)的邊防部隊,完全依賴社會化保障有難度,一直以來,四季能吃上充足的新鮮蔬菜就成為一種奢望。
能不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呢?先來看兩組鏡頭——
幾年前,科幻影片《火星救援》曾描述了“一位植物學家在火星上成功種植土豆”的情節(jié)?;诨鹦桥c地球土壤成分相似的科學原理,植物學家運用高科技手段成功制造出氧和水,并在確保棚內(nèi)溫度、濕度恒定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種植“突破”。
有趣的是,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位美國科學家便在由登月宇航員取回的月球土壤上,種出一顆萵苣。這位科學家的分析引人深思:“受益于科技生產(chǎn),種植可以不再受自然環(huán)境限制?!?/p>
由此觀之,先進的農(nóng)業(yè)科技手段可以改良蔬菜種植的土壤成分、蔬菜生長環(huán)境以及儲存條件,而合理的育種、栽培、施肥灌溉技術則可以擴大種植面積、提高育種能力、增強蔬菜抗病防災能力,從而提高蔬菜種植的產(chǎn)量、質量,讓更多蔬菜品種能夠在高原、高寒、戈壁地區(qū)的一座座新型溫室大棚中呈現(xiàn)出“長勢喜人”的景象。
文昌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因地制宜開展肉牛飼養(yǎng)。王利軍攝
令人欣喜的是,隨著國家經(jīng)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特別是各級領導機關對邊防建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借助軍民融合發(fā)展向科技要保障力,已成為邊海防部隊解決“吃菜難題”的主要手段——
從“新型冬儲菜窖”到“太陽能日光溫室”,再到“四防”島礁種植大棚;從“太陽能供熱系統(tǒng)”到“熱空氣地下傳導技術”,再到“智能霧化立體栽培技術”,“科技魅力”在駐“高海邊無”地區(qū)部隊生活保障中的作用日益顯現(xiàn)。邊海防部隊已初步形成種、儲結合的鮮菜供應保障格局,科技生產(chǎn)讓邊關戰(zhàn)友餐桌上四季有“綠色”、餐餐有“綠色”,真正實現(xiàn)了由單調走向豐富。
我們相信,向科技要保障力作為科技興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千里邊海防建設中將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而戰(zhàn)士餐桌的“綠色”與豐盛,必將帶來戍邊、執(zhí)勤能力的“水漲船高”。(陳小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