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藏林芝察隅縣城出發(fā),沿盤山公路驅(qū)車1個多小時便抵達臨近邊境的沙瑪村。沿途,綠樹、河流、瀑布不時映入眼簾,美麗的風光與想象中的雪域高原截然不同。
走進沙瑪村,在青山映襯下,家家戶戶屋頂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成為整個村莊最鮮明的色彩。
1951年,人民解放軍到達察隅縣,在西藏邊境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如今70年過去,這樣的景象在察隅縣的邊境村莊隨處可見。
西藏昌都軍分區(qū)某邊防連連長梁彪說,每逢“七一”等重要節(jié)日,連隊官兵都會來到沙瑪村,與村民共同舉行升國旗儀式、軍民聯(lián)歡等活動。70年來,軍民魚水情更濃,在邊境線上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在沙瑪村,軍民聯(lián)合巡邊是一項堅持了幾十年的傳統(tǒng)?!懊磕?月至9月,我們都會與邊防官兵一起巡邏。沿途山高溝深、叢林密布,條件艱苦?!苯衲?9歲的民兵連長次旺多吉說,“近幾年,軍地共同修建了巡邏路,幾處比較陡峭的山坡上還搭起了鋼梯?!?/P>
每次走上巡邏路,沙瑪村的民兵都會帶上刷子、油漆,在山壁、樹干和顯眼的石頭上畫上五星紅旗的圖案,并寫上“中國”字樣。有時還會就地取材,用石頭擺出五星紅旗的圖案?!拔覀冄策壍侥睦?,就把五星紅旗留在哪里。”次旺多吉說。
“屯兵與安民并舉,固邊與興邊并重”,這是寫在沙瑪村黨群服務中心外墻上的標語。從黨群服務中心二樓窗戶向外望去,一排排黃墻灰瓦的院落盡收眼底,家家戶戶門口都修通了平整的水泥路。
在次旺多吉的記憶里,他家的房子變了3次?!拔?歲那年,父母用木材蓋了一間房,墻壁透風、房頂漏雨?!贝瓮嗉f,前些年,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他家的房子翻新了兩次,一次比一次漂亮。又過了幾年,次旺多吉一家蓋起嶄新的水泥房,屋內(nèi)既有現(xiàn)代化的家用電器,也有古樸的藏式家具。
從2017年起,西藏開展邊境地區(qū)小康村建設,圍繞水、電、路、教、科、文、衛(wèi)等10個方面,改善村民的生產(chǎn)生活條件。經(jīng)過4年建設,西藏數(shù)千公里邊境線上的村落面貌煥然一新,幾十萬村民脫貧致富過上了好日子。
在邊境小康村建設過程中,察隅縣注重產(chǎn)業(yè)和基礎設施“雙發(fā)展”,鼓勵村民依托區(qū)位資源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特色產(chǎn)業(yè)。
“這里是我們的軟籽石榴基地?!痹诖妩h支部書記尼瑪次仁帶領下,記者來到一片果園?!敖衲晔鞘駫旃牡谝荒?,兩三年后將進入豐產(chǎn)期,那時這里將成為察隅縣的主要石榴生產(chǎn)基地。有了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我們一定會用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明天?!闭雇熬?,尼瑪次仁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