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指出: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fā),讓人滋養(yǎng)浩然之氣。
讀經(jīng)典,我們可以品人文情懷、閱百世滄桑;讀哲學,我們可以汲取養(yǎng)分、涵養(yǎng)智慧;讀詩詞,我們可以怡情養(yǎng)性、豐富情感;讀傳記,我們可以砥礪志向、思考人生;讀科普,我們可以增強技能、推進創(chuàng)新;讀歷史,我們可以明興衰、知榮辱。
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我們不一定會有驚喜,但一定會有收獲。讀書是人生的砥柱和根基,能夠積淀人生出彩的底色和力量。
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高玉寶,一個從文盲戰(zhàn)士成長起來的作家,入伍前不識幾個字,一邊行軍打仗一邊堅持讀書學習,始終手不釋卷、筆耕不輟,為世人留下了200多萬字的著述?!皩棻酢蓖踔倚?,僅有初中文化水平,卻一邊艱苦訓練一邊堅持讀書學習,廢寢忘食、手不釋卷,真正成了一名優(yōu)秀的軍人。有人詢問王忠心成功的秘籍是什么,他簡單回答了一句話:“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成功。”王忠心把讀書和學習做到了極致,所以他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出彩人生。
讀書能涵養(yǎng)人的氣質。古人云:“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弊x書是經(jīng)歷文化濡染的凈化,是省察自身不足的淬煉,能夠幫助我們塑造氣質、豐富內涵、優(yōu)雅談吐、美化心靈。我們把書當朋友,則會尊重知識、遠離庸俗;視書為明鏡,則能通古鑒今、胸懷長策;奉書為良師,則會敬畏知足、淡泊名利。舍得把時間投入到讀書當中,你就會變得更加充實,并慢慢積淀能力素質,“有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
讀書能突破人的局限。已知的半徑越大,未知的半徑也就越大。我們越讀書,就越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從而逼迫自己不斷去拓展知識、增強本領。不讀書的人,認知的范圍只局限在自己的思維里;只讀一點書的人,對世界的認識也只是一知半解;只有習慣讀書的人,才能讓自己立于山巔俯瞰世界,激勵自己走向更遠。
人民軍隊向來具有重視學習、倡導讀書的傳統(tǒng),從行軍途中識字掃盲,到開辦夜校培訓;從軍地人才兩用學習,到建設學習型軍隊,始終都把讀書育人作為部隊建設發(fā)展永恒的驅動力。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zhàn)勝敵人的。
新時代強軍事業(yè)呼喚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讀書更應該成為我們自覺的習慣和永恒的追求,幫助我們夯實事業(yè)的基石,積淀軍旅的精彩,更好地為強軍興軍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