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三级,在线毛片免费,黄色成人在线播放,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第10版:基層傳真 PDF版下載

解放軍報客戶端

兵在掌上閱 亮劍彈指間

“紅一連”史館的特殊規(guī)定


■本報記者 周 遠

穿上迷彩服、作訓鞋,戴上迷彩帽、白手套,整理好著裝……

3月31日,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熄燈前,大部分人員正在洗漱,二班全體人員卻軍容嚴整,一個個像是要去參加升旗儀式的儀仗隊隊員。記者一打聽,原來他們即將組織打掃連史館。

談起這一不成文的規(guī)定,二班副班長徐謙講了自己的一次遭遇。兩年前,徐謙還是一名剛下連不久的新戰(zhàn)士,一次他洗漱完,穿著拖鞋直接去連史館打掃衛(wèi)生,剛好被指導員鄭紀文看到。鄭紀文便叫住他,指著連史館里一面面錦旗對他說:“連史館是連隊崇高神圣的精神家園,珍藏著連隊90余年的紅色家譜,我們怎能在里面著裝不整?”

“紅一連”是誕生于秋收起義的紅軍連隊,1927年“三灣改編”時,毛澤東曾親自在連隊發(fā)展了6名黨員,建立了我軍第一個連隊黨支部,開創(chuàng)了我軍“支部建在連上”的先河。

那晚,在反映連隊前輩戰(zhàn)斗生活的雕塑和記錄連隊戰(zhàn)斗功績的榮譽旗前,徐謙羞紅了臉。從那以后,他又慢慢了解到進入連史館還有很多講究——

在連史館擦拭馬燈、《戰(zhàn)地日記》等歷史文物時,要戴白手套,輕拿輕放;不能在連史館接電話、視頻聊天;不能將個人物品遺漏在連史館;每次打掃完衛(wèi)生,要對清掃工具進行一次全面清理,保持干凈整潔……

二班班長歐后恭在“紅一連”當兵快8年了,他入伍時就接觸了一些不成文的規(guī)定。此后,這些規(guī)定逐步完善,盡管沒有人將其記錄整理、打印張貼,但一直代代相傳下來,就連班內平時愛說愛笑的上等兵朱洪宜,到了連史館,也立即變得安靜嚴肅起來。

第二天上午,連隊要在連史館組織黨史學習教育。開始前,歐后恭特意集合全班提要求、明確分工,然后所有戰(zhàn)士穿戴整齊,拿著專用的工具走進連史館打掃衛(wèi)生。

進入連史館內,中士張野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只見他戴著白手套,單膝跪地,小心翼翼從玻璃展柜中拿出一把軍號,用一把小毛刷仔細清除上面的灰塵。軍號旁邊的注釋寫著:上河林戰(zhàn)斗中,“英雄司號員”李云桃用過的沖鋒號。

“對黨史軍史要永懷敬畏之心。”指導員鄭紀文告訴記者,只有敬畏歷史,才能更好地學習歷史、傳承歷史、創(chuàng)造歷史,確保連隊血脈永續(xù)、根基永固、優(yōu)勢永存。黨史學習教育開始后,連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進一步完善紅色家譜。

深夜,鄭紀文還在埋頭準備教育動員講話稿。記者在講話稿的開頭,看到這樣一段話:黨史記錄的是我們黨砥礪奮進的光輝歷程、輝煌業(yè)績和寶貴經驗,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像對待自己的家史家譜一樣,懷著一顆敬畏之心學習和傳承……

您的IE瀏覽器版本太低,請升級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裝webkit內核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