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問自己“工作為什么、在職干什么、身后留什么”,坦坦蕩蕩做人、兢兢業(yè)業(yè)做事,以博大胸襟和無私品格做一名合格共產(chǎn)黨員
在黨的歷史上,有許多共產(chǎn)黨員用實際行動為我們怎樣對待名利地位,作出了表率。1955年秋,許光達得知自己被提名授予大將軍銜,深感不安,連夜寫下“降銜申請”:“我捫心自問:論德、才、資、功,我佩戴四星,心安神靜嗎?”“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實事求是地說,是微不足道的……”最終“降銜申請”未被采納,許光達被授予大將軍銜。“讓銜”不成,許光達又打報告,要求降低行政級別。這一次他得償所愿,行政級別由四級降為五級。
許光達的一讓再讓,讓我們看到一名共產(chǎn)黨員、一名革命軍人面對榮譽利益時的清醒、謙遜和敬畏。事實上,還有許多黨員都曾“讓”出過一段佳話。讓出崗位、房子、車子的“將軍農民”甘祖昌,“在榮譽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質上不伸手”的戰(zhàn)士王杰,等等。這些共產(chǎn)黨員在“你多我少”的抉擇之際,在“你大我小”的權衡之際,在“你上我下”的進退之際,讓出了境界覺悟,立起了標桿榜樣。
同時,我們也不妨想想,作為共產(chǎn)黨員,又該去“爭”什么呢?
全軍掛像英模林俊德用行動告訴我們:共產(chǎn)黨員應該積極爭取為黨和人民作貢獻的時間和機會。林俊德一生為國鑄核盾,在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到去世的最后20多天里,他以病房為戰(zhàn)場,和時間賽跑:生命的最后8天,整理移交了畢生積累的科研試驗技術資料;最后1天,強忍劇痛,堅持伏案工作長達74分鐘……這種舍身報國的“大我”姿態(tài),無疑是每名黨員學習的楷模。
科學家錢學森用工作實績告訴我們:共產(chǎn)黨員應該爭“一口氣”。1955年,陳賡將軍在和錢學森見面時問:“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錢學森答:“為什么不能搞!外國人能搞,我們中國人就不能搞?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此后,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咬緊牙關、自力更生,先后實現(xiàn)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以及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這種舍我其誰的擔當進取,至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員。
相對于“讓”,“爭”同樣是一種鮮明態(tài)度。“排雷英雄戰(zhàn)士”杜富國爭在危機四伏的雷場,一句“你退后,讓我來”,感動無數(shù)國人,展現(xiàn)鐵血風采;三奪“金頭盔”的飛行員蔣佳冀在一次高風險課目試訓時,要求第一個試飛,他說“遺憾的是,我只能為祖國犧牲一次”;抗疫戰(zhàn)場上,那一聲聲“我是黨員我先上”,讓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毛澤東同志在《為人民服務》開篇中寫道:“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正因如此,許多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在大是大非問題上頭腦清醒,在利益誘惑面前始終保持定力,在困難挑戰(zhàn)面前永遠沖鋒在前。奮進新征程,我們都應常補精神之鈣,常思肩頭之責,凡是黨的事業(yè)所需、人民利益所在,不管面臨什么樣的艱難險阻,不管遇到多么大的風浪考驗,都拿出雷厲風行的作風、擔當務實的精神、改革創(chuàng)新的勇氣,勇往直前、攻堅克難。同時,常問自己“工作為什么、在職干什么、身后留什么”,坦坦蕩蕩做人、兢兢業(yè)業(yè)做事,以博大胸襟和無私品格做一名合格共產(chǎn)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