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體現(xiàn)著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精神,也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習主席指出,“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并將其列為年輕干部要提高的七種能力之一。許多同志注重提高這方面能力,保持優(yōu)良的作風,把調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扎實,有力推進了工作開展。但現(xiàn)實中也存在一些不好的現(xiàn)象,影響了工作質效,必須糾治和戒除。
一戒先入為主。具體表現(xiàn)是調查之前根據(jù)經驗、傳言和輿論,對調查對象作出主觀臆想的結論,把調查研究的過程變成了印證結論的過程,這是十分有害的。反映在我們面前的“情況”“評價”可能是客觀反映,作為參考是應該的,但真相是什么,必須通過深入調查搞清楚,從而對主觀意識加以修正,使之符合客觀實際。一切結論產生于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開頭。在調查的開始階段聽到的情況和意見,僅僅是一些表層現(xiàn)象,不能輕易相信、輕易下結論,避免使結論與事實不符。
二戒蜻蜓點水?!吧鏈\水者得魚蝦,入深水者得蛟龍”,滿足于問問聽聽、走走轉轉,看到的常是表象,觸摸不到本質?!岸勚蝗缒恳娭恳娭蝗缱阚`之”, 工作中,既要深入一線掌握第一手材料,還要防止和克服調查多、研究少的傾向。善于從大量事實中思考研究,得出正確的結論,并做好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下篇文章。調查研究往往需要一個過程,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一定要堅持到底、取得實效。
三戒居高臨下。調查就是向群眾請教,從實踐中探求真理,沒有眼睛向下的姿態(tài),沒有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做不好的。毛澤東同志指出,讓群眾說真話,主要的一點是要和群眾做朋友,而不是去做偵探,使人家討厭。到一個單位調查,切忌自以為是、擺架子,要使大家知道調查研究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找茬”“挑刺”。有了安全感、信任感,大家才不會敬而遠之、勉強應付,而是主動反映情況、交流看法、建言獻策。
四戒以偏概全。調查研究是一個沙里淘金的過程,只有掌握大量資料,才有可能進行正確分析、比較和選擇,抓住事物本質。調查中,不能局限于問題本身,還應在縱向上摸透來龍去脈,弄清內部關系、決定因素和變化趨勢;在橫向上多摸幾個單位,在對比共同點和不同之處的基礎上,深刻把握主觀和客觀對事物的影響。對一個單位,既要知其“過五關”的經驗,也要知其“走麥城”的教訓,不能僅憑某項工作輕易肯定或否定,也不能偏聽偏信,注重用好大數(shù)據(jù),把準度和質。
五戒粗疏大意?!靶囊皇韬?,萬事不入耳目?!贝中拇笠?、粗枝大葉是調查研究的大忌。有些重要的發(fā)現(xiàn)可能在無意之中,有些深刻的啟發(fā)或許在細微之處,有些重大的收獲又得之于意料之外,這就是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其實這種“不費功夫”是在細心處下了“功夫”,可謂“處處留心皆學問”。這要求我們在調查過程中,要留意各種事物,觀察各種現(xiàn)象,聽取各種意見,善于在閑聊、散步、娛樂、談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捕捉稍縱即逝的信息。如果我們對這些稍縱即逝的信息加以放大,作進一步調查,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六戒藏憂報喜。講真話、道實情是調查研究的基本原則和要求。然而現(xiàn)實中報喜不報憂的問題也比較常見:被調查的單位怕報了憂,上邊又查又問,影響單位形象,損害個人聲譽;調查者怕?lián)L險,怕挨批評,怕惹得上下不高興?!叭詹粫窦部?,文章辜負蒼生多”,在調查研究過程中一定要把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見作為工作要求,堅持到底。揭短才能治短,報憂方能解憂,工作中應堅持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成績盡量講夠,問題更要說透。當然,也要端正報憂的出發(fā)點,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爆冷門”。
(作者單位:71602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