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等我的孫子孫女們?!?月1日吃過午飯,合肥市肥東縣光榮院的百歲老人李鳳英特地換上最干凈的衣裳坐到了門口,還時不時向路口張望。當大老遠地瞧見一群綠軍裝出現在路口時,老人臉上露出了笑顏。她口中的“孫子孫女”,其實是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對抗學院的官兵們。一直以來,官兵們都堅持義務照顧這些孤寡老人,到今年已是第31個年頭。
合肥市肥東縣光榮院是一所特殊的社會福利機構,里面生活著20多名老軍人、老遺屬。這些老人有的是在戰(zhàn)爭年代為國負傷流血,有的是親人在戰(zhàn)場上壯烈犧牲,到了晚年后煢煢孑立、生活孤單。自打31年前官兵們得知此事后,他們就和光榮院結下了不解之緣。從那時起,照顧革命孤寡老人就成了大家的共同責任。逢年過節(jié),院領導慰問的第一站就是光榮院,為老人帶去慰問品和節(jié)日的問候,噓寒問暖,無微不至;每當季節(jié)變換、流行病多發(fā)的時候,門診部的醫(yī)生總會記得到光榮院去看看,為老人檢查身體,囑咐他們的起居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并為他們建立了詳細的健康檔案;演出隊每排好一臺晚會,都要到光榮院去演一場,演員們和老人的合影至今還掛在排練廳的中央;學員們定期到光榮院打掃衛(wèi)生,老人的房間常常收拾得和學員宿舍一樣干凈整潔……31年來,像這樣的“小溫馨”還有很多很多,愛心就在一幕幕動人的場景中傳承接力至今。31載寒來暑往,學院的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而光榮院里綠色的身影卻從未缺席。
沒有口令,無需帶路,學員們像進自己的家門一樣,一進屋就開始忙起來。房間的窗戶臟了擦一下,老人的頭發(fā)長了剪一下,收音機壞了修一下,忙完了再陪在老人身邊,和老人拉家常,給老人講講學校的事情,一切都顯得那么的自然,用學員們的話說:“我們來得多了,自然就熟了。老人們把我們當孩子,我們也把他們當成了親人?!?/P>
老人們的笑容讓學員趙培志覺得沒有辜負班長陳俊霖的托付。這學期一開學,班長就拉著他一起,把到光榮院看望老人的事前前后后核對了一遍:掃把拖布帶多少、牛奶買什么牌子、哪個老人喜歡什么水果……直到他認認真真地把這一切記在筆記本上后,陳俊霖拍了拍他的肩膀,鄭重地說道:“3年前,老班長就是這樣一句一句地交代給我的,這學期我就畢業(yè)了,以后老人們的生活你可得多上點心!”
時至今日,看望革命孤寡老人已成為該院學習踐行雷鋒精神的品牌活動。為此,該院專門成立了“春暉小分隊”,制訂看望時間表,明確責任分工,撥出??钸M行支持。據小分隊的負責人學員陳俊霖介紹,他從大一入學開始就參與到活動中,除去慰問表上的時間,他和同學們已經把照顧院里的老人當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逢年過節(jié)正是老人最孤獨的時候,他們還特意趕在寒假前夕來到老人身邊,給老人削個蘋果、揉揉肩膀。他說:“對這些老人們來說,最溫暖的就是陪伴?!?/P>
“31年不間斷看望革命孤寡老人,催生了軍校學員的社會責任感,這既是一種無形教育,也是對當代雷鋒精神的有力詮釋。”該院領導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