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2006至2011年相比,我們這幾年收入銳減,顯性福利少了很多,隱性福利更是‘大縮水’,八項規(guī)定和各種規(guī)章制度,讓我們這些‘隱形特權人’感受明顯?!苯眨瑥闹槿欠掂l(xiāng)創(chuàng)業(yè)、曾在廳級單位當領導司機的馮曉銘(化名)向記者透露了最近幾年的收入狀況。據(jù)介紹,馮曉銘跟著領導年入數(shù)十萬,實行“雙薪制”每年多拿好幾萬,每年購物卡不少于3萬;通過領導買到房改房、內部職工房等半價房;為親友就業(yè)和小孩入學大收贊助費等。(2月24日《新京報》)
析因
隱形特權依舊來自領導
前不久,網上流傳一份當好領導司機的“竅門”:一是要會開車、開好車,不能給領導心里不踏實之感,二是要頭腦快、反應靈,隨時準備幫助領導應對意外情況;三是要講原則、能保密,不該問的不問,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傳的不傳。四是要有眼力、善交際,地方一般不會直接將禮物送給領導,而是委托司機轉交;五是要全心全意為領導服務,成為領導及家人的“總管加保姆”??磥恚I導司機還真不能與一般司機相提并論。
但僅有上述“竅門”,顯然不能讓領導司機成為“隱形特權人”。事實上,領導司機的“隱形特權”仍然來自領導,因為他們是領導身邊工作人員,領導“一人得道”,身邊人就可以跟著“雞犬升天”,獲得被提拔的機會,此之謂“近水樓臺先得月”。雖然領導司機地位不顯赫、基本沒權力,但由于與領導朝夕相處,全心全意為之服務,關系非同一般地微妙,別有用心者自然認為討好領導司機是接近領導的一條捷徑,便以灰色收入攻堅領導司機,助其牟取私利,腐敗閘門由此打開……
因此可以說,領導司機成為“隱形特權人”,不能全怪司機攀著領導的高枝驕橫跋扈,根子仍在領導沒管住身邊人,任由司機“拉大旗作虎皮”謀取灰色收入;或搞裙帶關系,讓司機分享部分權力資源;或自身屁股不干凈,不得不和司機利益均沾。像上述新聞中的“隱形特權人”露出的腐敗“餡兒”,就給我們指明了反腐方向——反腐要從司機抓起,敦促領導管好司機;也應法辦一批狐假虎威以權謀私,為虎作倀充當領導受賄“白手套”的司機。有網友建議對領導司機實行定期審計或離任審計,也是不錯的主意。
何勇海
評判
權力尋租呈現(xiàn)怪異生態(tài)
司機作為官員“身邊的人”,與官員走得很近,這一點不難理解。而正是因為司機與官員走得很近,司機對于官員“臺面上”與“臺面下”的活動都了如指掌,也就決定了司機往往是官員身邊最值得信任的人,司機與官員的親密關系也就越發(fā)“良性發(fā)展”,不少司機在擔任官員司機一職的同時,事實上還兼任官員的“生活秘書”這個角色。一些無良官員為了實現(xiàn)自己“上不了臺面”的私欲與私利,往往會指使司機去完成。而司機為了表示自己對官員的忠心,也樂于去實現(xiàn)領導不便出頭露面的企圖。
也正是因為官員與司機關系親密,人們在“照顧”官員的同時,往往也少不了會“照顧”司機一份。與夫人吹枕邊風類似,有時司機甚至可以通過吹“方向盤風”來影響官員在人事等重要方面的決策。諸如此類的情況,決定了司機完全可以“狐假虎威”地進行權力尋租。與此同時,因為官員將司機視為心腹,也會通過各種方式照顧司機的利益。總之,司機與官員大多會形成或緊或松的“伴生”關系。
司機與領導的“共生共榮”關系,司機可以“狐假虎威”地進行權力尋租,甚至可以飛揚跋扈作威作福,充分暴露了當前某些地方和部門官員權力已經大到了“一手遮天”地步。領導司機權力尋租呈現(xiàn)官場怪異生態(tài),從這個角度來說,“將權力關進籠子”確實大有必要,也說明“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還有待大力推進。
周建邦
建議
不妨對照線索順藤摸瓜
在這名領導司機自曝收入的清單里,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有“顯性收入”、“隱性收入”還有各種“信息費”。顯性收入往往是表面的功夫,就是那些基本的工資和績效等綜合。這些收入沒有任何讓人羨慕的成分;而那些“隱性收入”和各類“信息費”就成為一種不可告人的秘密。而之所以告人,就是因為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強,迫使這樣的“黑洞”消失掉。我們不妨這樣進行一個小小的類比,那就是假設領導司機的各種“隱性收入”和“信息費”只是“冰山一角”,比如占據(jù)10%的比例。那么,剩余的90%的“隱性收入”和“信息費”又分配到哪里了?這就是問題的真正價值所在。
“領導司機自曝收入”,除了說明收入的不透明可以導致最終的腐敗之外,也說明了兩點問題。一是只要通過透明化運作的打擊模式,腐敗的溫床就會被消滅掉;二是腐敗的溫床根源就在于不透明的規(guī)則運行。而在這樣的基礎上,在領導司機的收入之外,領導的收入到底是多少就成為一個問題的核心點。當然,這樣的聯(lián)想必須建立在客觀實際的基礎之上,那就是這樣的聯(lián)想必須分開領導的不同地區(qū)不同級別不同的人品等。畢竟,并非所有的領導都有著這樣的司機,也并非所有的司機都能夠獲得這么多的“隱性收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名司機的領導應該沒有獲得比司機少數(shù)倍收入的機會。
所以說,在領導司機自曝收入的信息里,為何不對這名司機的領導進行一個詳細的調查,對于這名司機所在的地區(qū)進行一個調查,對于這名司機領導同一個級別的領導進行一個調查。如此一來,領導司機的自曝收入無疑也就成為一條舉報的線索,說不定還能夠為中央的反腐投石問路。
王傳言
延伸
公務員姓公是基本常識
作為領導的司機,當然開的是公務車,馮曉銘的情況絕非個別,而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正因如此,公眾讀懂了中央出臺八項規(guī)定的良苦用心,讀懂了中央為啥對公務員尤其是領導干部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眾從中央八項規(guī)定等各種規(guī)章制度中,看到了中國的未來和希望,看到了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然而,對于中央打出的一系列組合拳,有人喊“官不好當了”,甚至拋出“官不聊生論”;有人說公務員不吃香了,公務員辭職已成潮流;甚至有媒體報道,公車的司機也出現(xiàn)了離職潮。事實果真這樣嗎?并非如此。
一者,如果“官不聊生”,為啥沒見多少官員主動辭職不干,為啥沒出現(xiàn)“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現(xiàn)代陶淵明?相反,很多人削尖腦袋也要混個官來當,以至出現(xiàn)了湖南衡陽官員集體賄選的丑聞。
二者,誰說公務員辭職已成潮流,其實公務員僅是說說而已,誰真的辭職了?誰辭職誰傻瓜,有這么兩則報道耐人尋味:2月13日大河網報道,河南6成公務員想過辭職,但無1人踐行;2月20日《東方早報》報道,廣州人社局局長楊秦在廣州市人大分組會議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不存在公務員退職潮。
三者,據(jù)2月23日新華社報道,隨著反“四風”持續(xù)推進和公務車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公務車司機工作、心理狀態(tài)變化明顯。湖南確實有公務車司機辭職的現(xiàn)象,但出現(xiàn)“離職潮”的說法,還是有些言過其實。
之所以出現(xiàn)“官不聊生”、公務員辭職潮、公車司機離職潮等傳言,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有些人對八項規(guī)定等制度還不理解,甚至抱有抵觸情緒;二是沒有搞懂公務員姓公、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等基本常識,沒有打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根基。
毛開云
■三言兩語
●領導司機都是由領導安排,肯定要有問題,起碼有嫌疑。
——張遠望
●要繼續(xù)推進公車改革,減少領導司機數(shù)量,這才是有效的辦法。
——方慧慧
●哪位領導的司機收入如此豐厚?領導的收入估計是個不小的數(shù)字了。
——周蕓
●拉虎皮作大旗,打著領導的旗號四處伸手,這種行為必須嚴格懲戒。
——甘麗霞
●身為官場中人,深有體會。不要小看官員司機頭上不戴烏紗帽,有時比一般的副職說話更有分量呢。
——劉工研
●如果領導司機說的都是真話,那么,既然領導司機都能夠對于那些“潛規(guī)則”分得一杯羹,真正的“潛規(guī)則”的水到底有多深?
——馬尚
●領導司機的顯性和隱性福利尚且如此,更何況領導乎?
——許家山
●令人費解的中國特色。
——胡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