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白聯(lián)盟最高國務委員會會議25日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舉行。俄白兩國元首和政府高官每年的例行會議原本并無新意,但不久前歐盟主動“解凍”對白關系,俄歐白“三角關系”突增變數(shù),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到訪也多了些許拉攏之意。俄白“斯拉夫兄弟”能否“恩愛”如初?歐白這對老冤家能否握手言和?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于2000年正式組建聯(lián)盟國家,兩國是獨聯(lián)體范圍內最親密的伙伴。白俄羅斯還加入了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jīng)濟聯(lián)盟,與哈薩克斯坦等國攜手進行地區(qū)一體化建設。
白俄羅斯在能源、經(jīng)貿等方面高度依賴俄羅斯,一直把發(fā)展對俄關系視為優(yōu)先。而俄羅斯也需要拉攏白俄羅斯這個“小兄弟”,強化在歐亞地區(qū)的“領頭羊”地位,并加固對抗北約和歐盟東擴的屏障。在烏克蘭發(fā)生政權更迭并倒向西方之后,白俄羅斯作為俄西之間緩沖地帶的地位愈發(fā)凸顯。
此次俄白聯(lián)盟會議的關鍵詞是貸款,白方急需從俄羅斯主導的歐亞基金獲得30億美元貸款。雖然貸款最終沒有敲定,但俄副財長斯托爾恰克表示,有關貸款的談判還在進行中。這番表態(tài)給白方吃了一顆定心丸。
相比同俄羅斯的長久“蜜月期”,白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可謂“冰凍三尺”。歐盟和美國從2004年開始以打壓反對派、選舉舞弊等理由制裁白俄羅斯,包括總統(tǒng)盧卡申科在內的多名白俄羅斯高官和一些大企業(yè)被列入黑名單。去年10月白俄羅斯舉行總統(tǒng)選舉后,歐盟突然宣布凍結對其的制裁,今年2月又宣布取消對其170名公民和三家企業(yè)的制裁,令人意外。
歐盟為何要主動“解凍”對白關系?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長期制裁收效甚微,歐盟意識到必須做出改變。西方一直以制裁和推動“顏色革命”來對白俄羅斯進行施壓,但盧卡申科五次當選總統(tǒng),屹立不倒,而近幾年白俄羅斯的經(jīng)濟困境也主要由本國實行的計劃經(jīng)濟弊端造成,白政府適時對經(jīng)濟模式進行調整,盧卡申科實施的“漸進式改革”受到民眾認可。
近鄰烏克蘭動蕩不休、民生凋敝,白俄羅斯民眾對“顏色革命”帶來的惡果有直觀感受。一位白俄羅斯友人對記者說,她在去年的大選中首次把票投給了這位執(zhí)政已經(jīng)超過20年的總統(tǒng),因為穩(wěn)定比什么都重要。白俄羅斯人為何選擇穩(wěn)定,歐盟心知肚明。
盧卡申科雖然緊跟俄羅斯“大哥”,但并不唯唯諾諾,盡可能保持一個獨立國家的尊嚴。這位深諳平衡之道的總統(tǒng)抓住一切與歐盟做交易的機會,謀求國家利益最大化。拒絕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在克里米亞入俄和烏克蘭東部事件中保持中立,這些立場令俄羅斯失望,卻頗得歐盟欣賞。
此外,白俄羅斯為烏克蘭東部危機提供了調解平臺,改善了國際形象。首都明斯克不僅舉行過俄烏法德四國領導人會晤,也是烏克蘭危機三方聯(lián)絡小組會議的長期舉辦地。去年2月在明斯克獨立宮,站在一臉嚴肅的普京、波羅申科、奧朗德和默克爾中間,盧卡申科滿面笑容、長袖善舞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2011年以來,白俄羅斯本幣大幅貶值、外債高企,需要不斷“輸血”,俄羅斯和歐盟都是白俄羅斯求助的對象。俄羅斯原本每年都援助“小兄弟”,奈何這兩年自身經(jīng)濟也不景氣。而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獲得貸款需要滿足一些嚴格條件,白俄羅斯還在努力爭取中。
烏克蘭危機之后,北約進一步加強了在中東歐國家的軍事部署。為應對北約對俄羅斯西部邊境的“包圍”,俄軍方考慮在白俄羅斯部署軍事基地。普京去年下令俄軍與白方就部署軍事基地展開談判。
雖然部署軍事基地問題對俄方來說并非迫在眉睫,但隨著北約與俄羅斯對抗的不斷升級,這個問題日益重要。對白方來說,這是一個討價還價的好機會。盧卡申科雖然公開拒絕俄羅斯部署軍事基地,但相關談判卻一直在進行中。分析人士認為,白俄羅斯以此為籌碼,向莫斯科換取經(jīng)濟援助。
歐盟解除對白部分制裁僅僅是向白俄羅斯表明合作姿態(tài),雙方關系邁出了改善的一小步,距離真正轉暖還很遙遠。白俄羅斯不像烏克蘭那樣存在“向東”或“向西”之爭,發(fā)展對俄關系這一基本國策不會改變。至于能從西方那里得到多少利益,還要看天時地利。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