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軍事報道 發(fā)布:2021-08-18 10:35:22
2017年7月30日,地處北疆大漠的朱日和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這一天,從演訓場走來的12000名官兵、600多臺戰(zhàn)車征塵未洗,集結列陣,以戰(zhàn)斗姿態(tài)接受習主席檢閱。
在這次閱兵中,有一支隊伍備受關注,它就是被譽為“朱日和之狼”的陸軍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作為我軍首支專業(yè)化藍軍旅,他們堅守北疆,精研強敵,在一次次對抗演習中打造貼近實戰(zhàn)的“磨刀石”。
同樣是在2017年,這個旅由專業(yè)化藍軍旅改編為重型合成旅,開啟了新的征程。近日,我們的記者走進朱日和,記錄下這支藍軍旅的轉型之路。
?
總臺央視記者 董豫
這里是朱日和我軍首個專業(yè)化藍軍的訓練場。經過剛才的快速突入,此刻我們已經抵達了這座“城市”的核心區(qū)域。
情報顯示,模擬藍軍就在前方的幾棟建筑物內。其實我身邊的這些戰(zhàn)友也是來自這個藍軍旅,可以說今天的這場戰(zhàn)斗是“朱日和之狼”對陣“朱日和之狼”。但是我們在明處,敵人在暗處,這給我們的進攻帶來了很大挑戰(zhàn)。
快速突擊,巷戰(zhàn)攻防,彼此熟悉的對手在這片熟悉的戰(zhàn)場交手過招,雙方的臨機決策和隨機應變成為制勝的關鍵。
演練一結束,雙方官兵就圍坐在一起,毫不避諱地指出對方在作戰(zhàn)中的紕漏。
站在對手的視角查找問題,精研強敵,在這個旅早已成為常態(tài)。2017年的沙場閱兵,更是堅定了這個旅推進實戰(zhàn)化演練的信心。曾擔任旅隊閱兵“總教頭”的田佳,至今難忘他們接受習主席檢閱時的情景。
正是在同一年,這個旅由專業(yè)化藍軍旅改編為“紅藍兼?zhèn)洹钡闹匦秃铣陕?,如何適應角色轉換,既當“磨刀石”,又做破敵攻堅的“利刃”,成為官兵們思考最多的問題。
面對使命任務的延伸,這個旅提出“紅主藍精”的發(fā)展理念,既瞄準未來戰(zhàn)場深研克敵之道,還依托藍軍研訓中心展開強敵研究,竭力打造“知敵、像敵、勝敵、超敵”的模擬藍軍部隊。
編制體制的調整,不僅讓這個旅融入全軍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更讓官兵們沖破了輸贏觀念的束縛。有著16年兵齡的四級軍士長張亮已經在朱日和度過了10個年頭。從最初的毛頭小子,到如今的偵察尖兵,張亮見證著藍軍旅的每一次蛻變。
遇強不示弱,遇弱不過強。2017年至今的近20場紅藍演習中,這個旅不僅在實兵對抗中錘煉對手,更在復盤總結時較真直言,真正讓參演紅軍打一仗、進一步。
從傳統(tǒng)步兵到合成勁旅,從模擬藍軍到“紅藍兼?zhèn)洹?,從屢?zhàn)屢勝到淡化輸贏,這個旅真正要戰(zhàn)勝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作為全軍實戰(zhàn)化訓練的試驗田和風向標,藍軍旅的官兵知道,他們堅守的這片大漠濃縮著我軍實戰(zhàn)化訓練的壯闊圖景,也蘊藏著面向未來戰(zhàn)場的制勝基因。
記者:董豫 黃敬放 汪飛 馬照坤 張閔 劉兵 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