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發(fā)布:2019-04-21 01:31:04
改革調整,移防搬遷;一聲令下,動若風發(fā)……去年1月,地處廣東省清遠市的部隊某營區(qū)移防,某部接替調防外省的兄弟部隊,從熟悉的地方換防到陌生城市。這既考驗軍人服從改革大局的忠誠,也考驗地方政府支持軍隊改革的力度。清遠市的經驗值得借鑒。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廣東省清遠市全力支持改革強軍
部隊“趕考”改革 地方“應考”擁軍
■解放軍報記者 宮玉聰 通訊員 李振華 鄭松林
“部隊聚力練兵備戰(zhàn),地方全力保障打贏”
軍令如山,接到移防換防命令后,部隊動若風發(fā)。部隊新駐地清遠市,軍地各部門主動對接,靠前保障,讓換防部隊一進駐就可投入訓練。
“保障部隊訓練是我們的分內事?!鼻暹h市委書記郭鋒第一時間到移防的某部慰問,聽取部隊黨委需求后,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隊反映的問題。一年多來,清遠市在該部隊營區(qū)搬遷征地、工程建設、水電氣供應和重大演訓活動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全力保障部隊練兵備戰(zhàn)。
“缺訓練場怎么辦?”部隊移防進駐后,需要建設一座戰(zhàn)術訓練場。然而符合需要、便于訓練的場地,處于某工業(yè)園區(qū)內。
會上,有人提出,工業(yè)園區(qū)將要擴大規(guī)模,部隊訓練用地能否另外選址?市委市政府領導當即表態(tài):“訓練場是官兵錘煉打贏本領的地方,必須優(yōu)先解決。”最終定下靠近營區(qū)40多畝的土地劃撥給部隊,用于訓練場建設。
“部隊聚力練兵備戰(zhàn),地方全力保障打贏”。該部政委馬如兵介紹,去年以來,雖然駐地變換,但官兵思想穩(wěn)定、斗志昂揚、戰(zhàn)備不松、訓練不停,在多次聯(lián)演聯(lián)訓和戰(zhàn)備拉動中表現(xiàn)出色。
“軍嫂軍娃的事情要特事特辦,辦就辦好”
對于正營職干部胡傳俊而言,隨部隊到清遠一年多可謂好事連連——妻子隨調清遠后,安排到事業(yè)單位;孩子轉學到市機關幼兒園……這樣的“好事”在該部并不鮮見。
幾百人急需落戶,45名隨軍家屬需妥善安置,38名官兵子女有入園入學需求……移防換防,牽動眾多官兵的心,更牽動軍嫂和軍娃的心。然而,部隊黨委一方面協(xié)調地方政府,一方面也有擔憂:地方機構壓縮,隨軍家屬能否一次性安置?名校學位緊張,官兵子女能上好學校嗎?
“軍嫂軍娃的事情要特事特辦,辦就辦好”。部隊移防沒幾天,市領導率編辦、人社、教育等職能部門現(xiàn)場辦公,解決該部隨軍家屬就業(yè)安置、隨軍子女就讀等問題。兩個月內,清遠市將該部34名計劃安置、3名社會安置隨軍家屬安置到位,另有8人選擇領取自謀職業(yè)補助金;38名官兵子女全部在9月前入讀教育資源較好學校。此外,該市開辟軍屬綠色通道,優(yōu)先辦理、優(yōu)先審批、隨到隨辦,幫助官兵家屬及時辦妥隨遷落戶手續(xù)。
“照顧關愛留守軍屬家庭,我們義不容辭”
“丈夫調防到外地,清遠沒有親戚朋友,就怕遇到孩子生病,連個幫忙的人都沒有……”去年,某部調防外省。部隊走了,留守軍屬家庭卻不少。市雙擁辦調研組走訪調防部隊留守家庭,幾位軍屬吐露了心中憂慮:親人不在身邊,遇到不少揪心的煩惱。
“部隊調防了,還能按駐清部隊的擁軍優(yōu)屬政策執(zhí)行嗎?”對此,分管雙擁工作的雷玉春副市長態(tài)度明確:“軍人舍小家為大家,無論部隊移防到哪里,照顧關愛留守軍屬家庭,我們義不容辭!”
共識很快形成。市雙擁辦專職副主任張大勇迅速會同相關部門多次前往調研,細致聽取來自部隊、留守家屬的意見建議。有關方面明確:對調防部隊的軍人子女入學入托,按駐清遠部隊同等政策落實;對留守軍嫂集中的家屬院,雙擁辦定期走訪,了解現(xiàn)實困難并予以解決……
部隊“趕考”改革,地方“應考”擁軍。據清遠市政府領導介紹,對于部隊在移防換防期間遇到的保障問題,一律本著“特事特辦、辦就辦好”的原則予以解決,確保改革強軍順利推進。某部政治工作部負責與地方協(xié)調的多名同志均感慨:清遠是個溫暖的城市,是個拴心留人的城市。在這里,官兵可以心無旁騖地練兵備戰(zhàn)。